新时代职业道德建设的守正创新
由中宣部宣教局、光明日报社共同主办,江苏省委宣传部、江苏省总工会、光明网承办,江苏省广电总台、南京市总工会协办的“核心价值观百场讲坛”第161场活动,邀请东北师范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中心主任杨晓慧,作题为《新时代职业道德建设的守正创新》的主题演讲。同时,邀请江苏交通控股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陈玉明分享践行事迹。
杨晓慧,东北师范大学原党委书记,现任东北师范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中心主任,东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一流学科、A+学科带头人。第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兼任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中国教育学会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理论研究专业委员会理事长,国家教材委马工程专委会委员,中央马工程首席专家,国务院学位委员会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评议组成员,教育部高校思政课总教指委主任委员,民办高校思政课分教指委主任委员。入选国家“万人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中宣部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
长期致力于思想政治教育领域的理论与实践创新,在习近平总书记教育重要论述、价值观教育国际比较研究、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前沿问题研究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突出成果。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等20余项,主编马工程重点教材《习近平总书记教育重要论述讲义》《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摘编》,发表高水平论文百余篇。出版著作、教材30余部。
陈玉明,江苏交通控股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博士,正高级人力资源管理师,主要从事党建、职业道德建设、统战、群团、人才、纪律监督等管理工作,具有扎实的理论素养和丰富的实践经验。在他的牵头推动下,江苏交控职工职业道德建设工作成效显著,获评“全国职工职业道德建设标兵单位”。
近年来,江苏交通控股有限公司还获评“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国文明单位”“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全国五四红旗团委”等多个国家级荣誉,入选全国国企改革三年行动综合典型,连续四年获得全省综合考核商业类企业第一等次。
显示
《德润苏韵 同铸匠心》
早在西周时期,便已出现“国有六职”的系统性分工;唐代选官以德行为先;宋代手工业行会兴起,制定了严格的行业规范——我们的祖先在职业道德实践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在漫漫历史长河中,“敬业乐群”“恪守诚信”“义利相兼”“精益求精”“天下为公”等思想观念逐渐凝练成珠,为职业道德建设提供了理念启示与精神滋养。
加强新时代职业道德建设,不仅是社会运行发展的现实要求,也是每个人提升道德境界的必然选择。我们要以新时代职业道德规范为行动准则,立足行业特色和职业特点,从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热情服务、奉献社会五个维度入手,涵养职业操守、培育职业精神、树立行业新风,将职业道德的规范要求转化为主动自觉的道德实践。
要深化教育引导,推动符合社会规范的职业道德准则转化为人们的自觉行为,为各行各业劳动者浇筑价值共识基底,进而实现个体职业实践与社会发展目标的深度契合。要形成学校教育夯基、行业教育塑形、继续教育赋能、榜样教育引领、家庭教育涵养的多维育人格局。此外,新时代职业道德建设还要特别加强对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新就业群体的教育引导。
联系方式:010-5892640558926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