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乡村振兴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乡村旅游则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手段之一。发展乡村旅游,可在带动农村产业升级的同时提升农民收入,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进一步增强乡村吸引力,实现乡村振兴目标。然而,实现乡村振兴离不开人才的支撑。本文旨在借助旅游外语人才优势,从人才方面为旅游产业在乡村经济的发展提供有力保障,最终促进乡村振兴目标的实现。
乡村地区旅游业通过整合自然资源、文化资源和生态资源,带动了农业、加工业、服务业等多个产业的融合,形成了完整的乡村产业链,为农村经济注入了新的活力,为高质量地实现乡村振兴目标提供了新思路。具体来说,一方面,乡村旅游业的发展可带动乡村地区传统农业的升级和转型。在传统模式下,乡村居民主要依赖单一的农作物种植或畜牧养殖等农业活动获得经济收入,经济效益较低。乡村发展旅游业,能改变村民依赖单一农业模式的局面,带动其他新业态的出现。例如,农业与休闲观光的结合,催生了休闲农庄、采摘园、生态农场等新业态,吸引了游客前往乡村地区亲身体验农耕活动,在提升农业附加值的同时,也为农民创造了额外收入。
另一方面,乡村旅游业的发展能够推动乡村地区改进其传统的、技术含量较低的生产方式,通过优化生产流程、提高产品附加值等促使加工业实现转型升级。乡村地区往往以开展销售活动时仅仅采用零售的方式,产品附加值较低,而在乡村旅游业发展的影响下,乡村可以对当地特色的水果、手工食品等进行加工组装成伴手礼等销售给游客,在客源相对稳定的情况下,乡村产品在旅游业的带动下其附加值将得以提升,乡村居民的经济收入也会随之提升。除此之外,乡村服务业也会随着乡村旅游的发展而兴起。随着乡村地区旅游业的发展,前往乡村地区的游客数量会不断增加,在此期间对乡村的文化活动服务和餐饮服务等的需求会持续提升。在此情景下,乡村地区会积极采取措施满足游客的具体需求。组织部分乡村居民开设农家乐,满足游客的饮食需求;开展民宿,满足游客的住宿需求;组织开展剪纸、刺绣、陶艺等具有当地特色的非遗体验活动,丰富游客体验,满足游客的精神需求。乡村服务的完善促使乡村地区实现产业转型,增加就业岗位,提高了整体经济收益,实现乡村振兴。
乡村旅游业的发展能够促使乡村地区系统改善其基础设施、提升公共服务质量,进而为乡村振兴奠定坚实的基础。乡村为了给予游客更好的体验,对公路进行修建或拓宽,优化公共交通线路,改善停车场等配套设施;兴建民宿、农家乐、生态酒店等;优化供水、供电、垃圾处理等基础设施,改善卫生条件。此外,积极建设乡村诊所、配备急救设备等,逐步完善医疗等公共服务体系。总的来说,乡村地区为了促使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给予游客更高质量的服务,会不断完善其基础设施,这与乡村振兴的目标相一致。
乡村旅游是推动乡村振兴战略深入推进的经济发展模式,乡村旅游要想实现高质量的发展,离不开具备旅游专业知识和外语能力的复合型人才的支撑,因此乡村地区发展旅游业对人才的需求十分迫切。
其他专业的人才能够系统挖掘乡村地区的风俗、服饰、建筑、饮食、工艺等文化资源,随即将其与旅游业相结合,而旅游外语人才不仅可以完成上述工作,还具有对国际游客的偏好更为清晰的优势,因此其更擅长结合乡村地区的特色打造符合国际游客兴趣和需求的文化旅游项目,能够进一步提升乡村旅游的国际化水平,增强国际游客的沉浸感和满意度,从而更高质量地推动当地旅游业的发展。例如,旅游外语人才能够准确分析出国际游客对沉浸式体验乡村文化魅力的体验需求,随即可以开设乡村地区旅游业的非遗手工艺体验、农耕文化节等活动,实现提升乡村旅游地吸引力的目的。并且旅游外语人才还具备超越其他专业人才的跨文化沟通能力及精准营销与推广能力。其能够凭借自己外语的专业优势制作多种语言的宣传视频、文案等,促使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游客理解文化内容,如此实现了进一步加大对乡村地区的宣传力度,提高其国际知名度,吸引更多境外游客关注的目的。除此之外,旅游外语人才还能够与外国游客进行无障碍交流,在国际游客出现疑问或是突发状况时,旅游外语人才能够精准理解其需求,随即对其进行解决。例如当国际游客出现身体问题和行程调整等紧急情况时,旅游外语人才的存在可以协助处理医疗救助、调整其行程等,提升国际游客的旅行体验,增强乡村旅游的口碑效应,助力乡村振兴目标的实现。
旅游外语人才对乡村振兴的作用还体现在对其的宣传上。其他专业的人才在挖掘出乡村传统文化资源后对其展开宣传活动大多限于国内。而旅游外语人才则不仅能够在国内对其进行宣传,还能够将其翻译成多语种文化手册、宣传册或电子书,实现乡村文化在国际上的高质量传播,让国际游客更深入地理解和欣赏乡村文化。例如,旅游外语人才利用其外语专业素养对乡村地区的历史变迁、风土人情等进行翻译,并将其有效传达给国际游客,促使外国游客产生情感共鸣。同时,旅游外语人才利用新媒体手段制作的乡村文化宣传片能够拥有多语种的各个版本,结合不同地区的文化习俗等内容,调整宣传内容,增强国际观众的互动体验,更好的接受乡村文化的深厚底蕴。此外,旅游外语人才在加强与海外旅游机构之间的交流方面存在优势,能够在没有交流困难的前提下建立合作关系,开展乡村文化展览、国际文化研讨会等,促进乡村文化的国际传播和可持续发展,实现传播乡村文化、助力乡村振兴的目的。
旅游外语人才在挖掘乡村文化、民俗、非遗技艺等文化资源后,可对其进行创新,将其转化为具有市场吸引力的旅游产品。例如旅游外语人才结合现代旅游趋势和国际游客的需求,将乡村地区当地民俗、非遗技艺、传统节庆等元素打造成非遗手工艺制作、传统美食烹饪课程等沉浸式体验项目,并增加一些乡村特色工艺品进行销售,给予外国游客独特旅游体验,促使游客在切身参与中感受乡村文化魅力的同时,带动乡村传统独特手工艺品销售等产业的发展。
全球各个国家在经济全球化逐渐深入的背景下交流日益频繁,同时旅游业的供需关系也愈发旺盛,旅游业对经济的发展呈现出强大的发展潜力。然而当前我国国内的旅游市场逐渐趋于饱和,竞争日益激烈,乡村旅游要想在此背景下占据有利的市场竞争地位较为困难。而旅游外语人才能够凭借其广阔的国际视野,能够站在多元角度思考乡村旅游的发展方向,推动其向国际市场拓展,在旅游业占据一席之地。一方面,旅游外语人才可助力优化乡村旅游环境,提升旅游服务标准。旅游外语人才凭借其国际视野在乡村旅游区设立专门的提供多语种的导游服务的外国游客服务中心,形成与国际标准接轨的旅游服务体系,并且凭借其专业素养,能够结合官方旅游翻译标准制作宣传资料进行推广宣传。另一方面,旅游外语人才对当地以及各个国家的文化较为熟悉,其在开展相关服务时,注重使用国际通用的旅游符号,并搭配简单的多语言标注,能够最大限度的避免使用不恰当的文化词汇或表达方式,在提高景区文本理解性的基础上,保证国际游客便捷获取信息,提升乡村旅游的服务质量。
旅游外语人才能够创新旅游产业路径,促进乡村旅游产业的多元发展,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目标。其一,旅游外语人才的加入促进乡村地区产业的深度融合,打造完整的、适应国际市场需求的旅游产业链,实现农业、文化、生态等产业的协同发展,提升乡村景区的吸引力。例如,旅游外语人才能将旅游业与农业相结合,通过为外国游客提供采摘水果、酿酒等乡村特色项目的多语言解说和导览服务,推动乡村旅游朝着国际化目标迈进,实现乡村振兴。其二,旅游外语人才能够为乡村景区服务质量的提升提供保证,进而实现提高乡村地区的旅游接待能力以及乡村旅游的专业化、国际化程度的目的。旅游外语人才在乡村地区进行宣传,鼓励、吸引全体村民共同致力于乡村旅游。一方面旅游外语人才自身对乡村民宿和餐厅的菜单等进行翻译,多种语言版本的菜单可以给予国际游客更好的服务,同时帮助其编写问候语、餐饮点餐等常见对话手册,并对相关工作人员进行简单的基础外语培训,通过提升相关工作人员基本的沟通能力确保其能够有效与国际游客进行交流,提供更高质量服务的同时减少不必要的冲突和矛盾。乡村景区的工作人员在掌握了与国际游客常用的问候、指引、接待等基本对话技能以及形成跨文化意识后,灵活处理不同文化背景的游客特殊需求将更为轻松,如此可以减少不必要的文化冲突。
打造特色鲜明的乡村旅游品牌,对于提升乡村旅游的竞争力和吸引力至关重要,而旅游外语人才在打造乡村旅游品牌,提升吸引力方面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其一,旅游外语人才语言优势较强且具备国际视野,相较于其他专业的人才,其具备结合全球游客需求策划符合国际市场趋势的乡村旅游项目的优势,并且其通过自身专业素养,能够制作多语种的宣传推广内容、方案,提高外国游客的旅游体验,随即进一步提升乡村旅游在国际市场上的影响力和知名度。其二,旅游外语人才可结合其语言优势可制作多语种的旅游文案、宣传视频等旅游宣传材料,并利用互联网将其上传至新媒体平台全方位地展示乡村景区的独特魅力,在国际上塑造良好的乡村旅游品牌形象,提高乡村旅游的影响力和市场竞争力。其三,旅游外语人才还能与国际旅游机构进行沟通,联合开展多样化的国际旅游展览、文化交流活动等推广项目,助力乡村旅游走向国际市场,实现乡村振兴。
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乡村旅游是一种重要的经济发展模式,能够促进农村经济多元发展,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具备扎实外语基础、优秀语言表达能力和专业旅游知识的综合型人才,是乡村旅游业提升国际影响力的关键。其能够助力乡村旅游发展、促进乡村文化传承与国际交流,并推动乡村经济效益提升。具体而言,旅游外语人才能够开辟旅游国际化新路径,优化旅游发展新格局;深化旅游产业路径,促进产业深度融合,优化服务态度;提升品牌形象地位,做好宣传策划工作,从而推动乡村旅游业朝着国际化方向不断迈进,实现乡村振兴目标。
作者:霍文静,辽宁大学外国语学院(武圣校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