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
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10月30日,北京市广电局离休干部沈清同志迎来了意义非凡的百岁寿辰。局党组特意委派综合中心的同志,承载着组织的深切关怀与全局干部职工的美好祝愿,专程前往沈老家中,为这位德高望重的老一辈广电人送上诚挚的生日祝福,共贺百岁荣光。
这场温馨而特别的祝寿活动,不仅是对老一辈广电工作者的崇高致敬与深情问候,更化作一堂生动鲜活的“广电历史课”。与沈老促膝长谈间,那些她与广电事业同呼吸、共命运的峥嵘岁月缓缓铺展,宛如一幅波澜壮阔的历史长卷,清晰映照出首都广电从蹒跚起步到蓬勃兴盛的光辉征程。
沈清同志生于1926年,1950年从北京新闻学校毕业。彼时新中国初立,百废待兴,广播电视事业作为党和人民沟通的重要桥梁,正亟待建设。怀着对这片土地的赤诚与对新闻事业的热忱,沈清同志毅然投身广电浪潮,成为新中国广电事业的早期开拓者之一。回首当年,我国广电事业尚处襁褓之中,条件极为艰苦——设备简陋陈旧,技术力量薄弱,采编播各个环节都布满荆棘与挑战。据沈老深情回忆,初入北京人民广播电台时,她与同事们常常背负着沉重的录音设备,穿梭于街头巷尾、深入到田间地头,用脚步丈量时代的宽度,用话筒记录社会的变迁,将党的声音精准传递到千家万户。他们以高度的责任感和精益求精的敬业精神,对待每一篇稿件的采编,珍视每一次节目的播出,在摸索中攻坚克难,在实践中锤炼成长,用青春与坚守为广电事业的萌芽播下希望的种子。
在担任农村部副主任期间,沈清同志更是将根深深扎在京郊大地。她常年带领同事们奔走于乡村田野,摒弃晦涩的专业术语,用百姓听得懂、记得住的“庄稼话”,精心采制了大量反映农业生产实况、解读农村政策红利、服务农民日常生活的广播节目。那些带着泥土芬芳的声音,如同纽带般连接起广袤乡土与时代脉搏,成为几代农民心中温暖的记忆。
正是在这样日复一日的躬身实践中,“为人民服务”的初心在沈老心中深深扎根、茁壮成长,并化作宝贵的精神财富,在一代代广电人手中薪火相传,成为广电事业发展征程中最铿锵有力的注脚。
抚今追昔,感慨万千。沈清同志的百年人生与广电生涯,正是全局广大离退休干部群体“投身广电、奉献广电”的生动缩影。他们是首都广电事业的亲历者、见证者,更是当之无愧的奠基者。从最初仅能覆盖有限区域的有线广播与无线电台,到如今卫星传输与互联网协同覆盖的现代化传播体系;从当年雪花满屏的模拟信号,到如今5G+VR全景实时直播的沉浸式体验;从昔日少数人才能接触的“稀罕物”,到如今“飞入寻常百姓家”的生活必需品……这一系列翻天覆地的巨变,让为之奋斗半生的沈老倍感自豪与欣慰,眼中闪烁着欣慰的光芒。当工作人员向沈老详细介绍我局刚刚成功主办的“2025中国广播电视精品创作大会”的盛况时,老人频频点头,连连称赞,脸上洋溢着由衷的喜悦。“首都广电事业的繁荣发展,根本在于党的坚强领导,得益于国家实力的提升,更凝聚着一代代广电人的青春与汗水。”沈老的肺腑之言,道出了广电事业蓬勃发展的核心密码。数十年来,每一代广电人都接续奋斗,凭借时代赋予的技术与能力,传播真理之声,守护坚定信仰,在时代浪潮中书写着广电人的担当。
此次慰问祝寿活动,既是组织温暖的精准传递,更是一次精神的传承与心灵的洗礼。我们深刻体悟到,今日首都广电事业这棵枝繁叶茂的参天大树,正是植根于以沈清同志为代表的老一辈创业者辛勤开垦的肥沃土壤。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全局干部职工当继承和发扬老一辈广电人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以精益求精的态度扎实提升首都广电和网络视听的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以脚踏实地的奋斗推动首都广电和网络视听在新时代实现高质量发展,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新期待,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伟大伟业注入源源不断的广电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