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
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由北京市广电局、北京市新闻工作者协会共同主办的第五届未来视听创新大赛,自9月19日启动以来持续引发行业关注。其视频播客直播节目 《听·见未来》通过高质量的行业对话,持续为全国媒体、高校、企业及个体创作者提供前沿技术解读、创作方向指引与实战经验分享。
11月4日,《听·见未来》推出第二期,聚焦“沉浸觉醒——虚实重塑体验价值”主题。节目由 文化科技创新服务联盟秘书长刘兵担任主持人,邀请北京邮电大学交互技术与体验系统文化和旅游部重点实验室副主任陈洪、 山东金东数字创意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周安斌两位学界与产业界专家,共同探讨AR、VR、LBE三大技术如何从“惊艳眼球”走向可持续的“价值创造”。


节目中,陈洪系统梳理了AR、VR、LBE三大技术的发展阶段与融合趋势。他提到,“这些技术虽路径不同,但共同在做一件事——消解物理世界与虚拟世界的边界,将我们带入一个虚实融合的沉浸式新环境。”他认为,从AR滤镜的普及、VR在教育领域的深耕,到LBE将沉浸体验带入商场与景区, 技术正从探索阶段走向规模化应用,未来将朝着“实时、交互、融合”的方向持续演进。


“我们不是去体验技术,而是体验内容,体验其所传达的价值观与文化内涵。做沉浸式体验,第一个核心要素就是IP的挖掘。”主持人刘兵提到, 要从中国传统文化、红色文化中挖掘IP,通过技术搭建虚实融合的环境,最终实现价值观的传达与感悟的升华。周安斌从产业实践出发,提出了“讲故事的能力要放到第一位”的理念,并表示“技术是为文化服务的。在具体实践中,我们要用相对成熟的技术,通过创意和设计将文化IP、技术手段融合起来,构建完善的产品体验。”


周安斌结合多个产业实践案例,分享了技术如何真正赋能文旅与消费场景。他回顾,2021年在青岛栈桥打造的AR城市秀时,尽管当时AR技术尚不完善,但通过虚实融合的内容设计,实现了现象级传播,完成了一次“AR技术的全民启蒙”。如今,他更看好VR全感剧场带来的深度体验:“当视觉看到的和手触摸到的完全一致,用户就难以分辨虚实——这才是沉浸式体验设计的终极目标。”他提出, 未来的产品设计应围绕“眼、耳、鼻、舌、意”的全感官构建,让用户在穿越古今、虚实交织中形成深度认知与情感共鸣。


针对沉浸式交互视听业态的未来路径,生态构建需依赖“划时代硬件+现象级内容+创新场景”的三维共振。陈洪认为,头显设备正在打通AR/VR/MR的边界,而未来视听创新大赛这样的平台则承担着“连接资源、夯实生态”的作用。周安斌则进一步提到:“我们正处在三维互联网的前夜。下一代硬件将融合AIGC与交互技术,重塑每个人的生活与体验方式。”
第五届未来视听创新大赛
已进入报名倒计时阶段
将于11月10日关闭报名通道
我们诚挚欢迎全国各地的
媒体伙伴、高校师生、创作达人、
创新企业、科技先锋等各方
关注并参与其中
以赛为媒,在交流中学习互促
携手探索未来视听新纪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