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沙地生金,“两山”理念的赤峰实践
首页> 专题频道> 科技专题> 和谐共生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网上主题宣传> 媒体关注 > 正文

沙地生金,“两山”理念的赤峰实践

来源:中国绿色时报2025-11-06 13:50

  今年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提出20周年。20年来,内蒙古自治区努力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自觉扛起建设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的重大责任,坚持不懈保生态、治污染、促转型,推动生态环境保护发生了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

  为进一步传播好内蒙古努力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做法和经验,9月26日—9月30日,光明网、内蒙古自治区党委网信办开展“内蒙古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网络主题宣传活动,组织专家和媒体记者深入内蒙古赤峰探寻“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生动实践。

  紫蒙湖风景区

  打造“两山”实践地,坚守生态优先

  内蒙古地处我国三北地区,森林、草原、湿地面积均居全国前列,是我国北方面积最大、种类最全的生态功能区,也是我国治理荒漠化的主战场、防御沙尘暴的主防线。在这里,森林、草原、湿地、荒漠、湖泊、农田生态系统交错分布,构成我国北部边疆的“生态脊梁”。内蒙古的生态状况,不仅关系到内蒙古各族群众生存和发展,也关系到华北、东北、西北乃至全国生态安全。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先后3次到内蒙古考察、连续5年参加全国人大内蒙古代表团审议并发表重要讲话,其中关注最多、论述最多、部署最多的就是生态文明建设。

  赤峰位于内蒙古东部,是内蒙古“两个屏障”的重要组成部分。20世纪50年代,赤峰城区被700多座流动沙丘所环绕,每当风沙侵袭,沙丘的高度甚至能与房子齐平。为了改变这一状况,一场持续数十年的大规模人工造林战役在赤峰打响。赤峰位于北方半干旱地区,年均降水量不足380毫米,这样的气候条件使得种活一棵树变得异常艰难。尤其是在花岗岩裸露的陡坡上植树,更是难上加难。当地人采用客土造林的方法,运用人力抬土上山、垒砌树坑、背水浇灌进行植树造林。从治沙林场的生态转型到光伏电站的沙地革新,从千年矿山的绿色复垦到重大工程的生态筑基,赤峰以实际行动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

  赤峰市喀喇沁旗马鞍山林场牢记“守好这方碧绿、这片蔚蓝、这份纯净,要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嘱托,实行网格化管理,加强防火和防虫等工作,有力保障了森林资源安全与生态健康。

  喀喇沁旗马鞍山林场

  “以前上山,脚下是沙石路,眼前是光秃秃的山梁,一到雨季,山洪能把街里的土路淹成‘小河’。”回忆起20年前的景象,马鞍山林场红色接待站站长王一凡满是感慨。1962年马鞍山林场建场时,仅有4.2万亩天然次生林,经过3代林业人“人背肩扛运苗木、山顶山腰挖树坑”的不懈奋斗,林场森林面积已达11万亩,森林覆盖率从2019年的95.2%提升至95.7%,全旗森林覆盖率更是达到57.8%,位居赤峰市第一。近6年来,该林场造林1.28万余亩,实现了森林面积、林木蓄积量和森林覆被率“三增长”。这份绿色答卷的背后,是喀喇沁旗对生态保护的执着坚守。生态向好的连锁反应悄然显现。如今在喀喇沁旗的山林里,山兔、山鸡、狍子成了巡护路上的“常客”,野猪、狐狸甚至珍稀猛兽也相继现身。“现在我们能骄傲地说,林子密了,动物也安家了。”王一凡说。

  赤峰市翁牛特旗穿沙公路——生态工程

  “在科尔沁沙地,修路等于治沙。翁牛特旗通过‘以路治沙、生物防沙、工程固沙’的防沙治沙新路径,以路为基,把广袤的沙地切割成若干个治沙区域,阻断沙地流动,分而治之。”翁牛特旗林草局总工程师付广军说。

  2025年,赤峰以20.65亿元生态治理投资,开启“十五五”生态建设新局:科尔沁沙地歼灭战中,185.9万亩治理区采用“草方格固沙+无人机播种”,6100亩示范区植被覆盖率达65%。“两山”实践,赤峰将“生态优先”进行到底。

  推进“两山”转化,发展绿色产业

  内蒙古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竭力推进“两山”转化,发展绿色经济,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内蒙古一家农业公司以落果、红糖、废弃蔬菜为原料,制作功能性酵素肥料代替化肥、农药,构建“以果养果”的有机生态循环模式。“酵素苹果着色好,百分之百着色,没有阴阳面,不用铺设反光膜;口感好,果香味浓;抗氧化能力强,在存放合理的情况下,明年七八月份吃不耽误嘎嘣脆。”这家公司总经理告诉记者,“酵素技术正从根源上修复和保育土壤生态:通过将当地松树腐殖土与麦麸、酵素菌等发酵制成‘土著菌种’,用废弃瓜果蔬菜、秸秆厌氧发酵出富含植物生长素的酵素液体肥,双重发力实现土壤重金属与农残的有效分解。经过3年有机转换期,基地土壤有机质含量显著提升,生态活力大幅增强。通过酵素技术应用,果园化肥农药使用率降低80%,苹果糖度比普通苹果高出1到2个百分点,真正实现‘以果种果’的绿色循环。”2023年11月,酵素苹果获有机产品认证证书,2023年12月入选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2024年3月被认定为绿色食品A级产品。

  宁城酵素苹果产业园

  喀喇沁旗马鞍山林场按照“林场示范、群众参与”思路,重点培育林菌、林药两类林下经济产业,特别是打造的元蘑、灰树花等林下仿野生种植示范点,辐射带动全旗发展林菌2万亩、林药7万亩,吸纳1600余户参与,实现户均增收1万余元。成功创建全市唯一一个全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

  喀喇沁旗马鞍山林场林菌、林药示范试验种植基地

  喀喇沁旗马鞍山村通过多种产业融合发展模式,大力发展林果、林菌产业,围绕葡萄酒产业成立企业党支部、专业合作社,联动酒企,建立“种植+收购+生产+销售”体系,通过招商引资发展农家乐、精品民宿……多渠道增强产业造血功能,助力村民增收致富。2024年底,全村人均可支配收入跃升至2.16万元,累计解决本地就业超100人,荣获“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称号。

  黑里河宿集村

  黑里河宿集村通过将破旧不堪、无人问津的空心村打造成旅游接待的核心区,既吸引了外地游客,又为村民增加了就业机会,推动了乡村文旅全产业升级。随着外地游客的增多,很多本地特色农产品价格也水涨船高,越来越多的农民主动回乡创业,积极参与到旅游产业中来。截至目前,黑里河镇共转化3个自然空心村落,利用67户宅基地、40余亩建设用地,打造了打虎石精品民宿、黑里河·宿集村、云岫别院等3个民宿项目,吸纳就业1500余人。

  翁牛特旗穿沙公路项目按照“以工代赈”模式治理沙地39.65万亩,优先吸纳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易致贫户和农村低收入群体就近务工,增加就业4000人左右,人均增收4500元以上,嘎查村集体经济增收240万元。

  翁牛特旗布日敦嘎查牧民合作社旅游项目

  翁牛特旗布日敦嘎查牧民合作社借助玉龙沙湖景区影响力,以浩瀚的沙漠为主色调,集响沙、草原、湖泊、湿地、怪石、奇松等多种自然生态元素于一体,打造沙地旅游项目,为布日敦嘎查牧民合作社带来一定经济效益。“通过这个项目,加入合作社的牧民每年人均分红差不多2000多元。去年,人均分红2700元。”翁牛特旗布日敦嘎查牧民合作社社长额日敦敖其尔说。

  拓展“两山”理念,弘扬林草精神

  “一年两场风,从秋刮到冬”是很多内蒙古人早年的记忆。如今的内蒙古从黄沙漫漫到绿意盎然,从荒芜之地到繁荣绿洲,凝结着一代又一代人的不懈努力与坚守,体现了持久的生态奋斗和坚守精神。

  一直以来,内蒙古持之以恒推进防沙治沙,草原综合植被盖度和森林覆盖率持续“双提高”,沙区生态状况“整体好转、改善加速”。这份出色的成绩单中,赤峰绘就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赤峰沙化土地面积占1/5,浑善达克、科尔沁两大沙地从这里穿境而过,是沙化最重、治理最难的地区。沙进人退,绿进沙退。与大自然的抗争,靠的是一股子不服输的斗争精神。

  多年来,赤峰人大力弘扬“蒙古马精神”和“三北精神”,一张蓝图绘到底,一茬接着一茬干,人抬肩扛、执着地将一方方土石运往工地,战天斗地、倔强地将一棵棵柠条插入黄沙……海拉苏水利枢纽、打虎石水库、乌兰达坝保护区、赛罕乌拉保护区、敖汉旗乃至全市的生态建设,一项项重大工程建设的历史,就是一部各族人民勇担使命、不畏艰辛、久久为功的历史,就是一部400万群众数十年如一日、不断创造生态建设新奇迹的历史。

  “两山”理念来自实践、指导实践。赤峰在践行“两山”理念进程中,不断推进林草精神发展。

  调研中,马鞍山林场的人工林、翁牛特旗穿沙公路、紫蒙湖背后的故事无不震撼着大家的心。

  马鞍山林场位于赤峰市喀喇沁旗中南部,地处燕山山脉七老图山脉东麓。林场坚持植树造林、封山禁牧、抚育管护……经过几代林业人的奋斗,马鞍山森林面积逐年增加,森林质量越来越好。昔日的荒山秃岭已变成如今的“塞北小黄山”。马鞍山之变,是生态之变,也是时代之变。

  紫蒙湖

  紫蒙湖原名“打虎石水库”,是20世纪70年代宁城县最大的工程建设项目,建设者们克服了选址难、资金难、施工难、机械落后、劳动强度大、工作环境艰苦、住宿条件差、粮食困难等重重难关险阻,用最原始的工具,筑起了312万立方米的巨坝,谱写出一曲改天换地的英雄颂歌。在建设过程中,宁城儿女展现出的战天斗地的艰苦创业精神、履职尽责的敢于担当精神、无私无畏的牺牲奉献精神、攻坚克难的大国工匠精神、质量为基的开拓创新精神、凝神聚力的团结协作精神,就是“打虎石精神”。40多年过去了,打虎石水库像一座丰碑,激励着人们不断开拓前行;像一条血脉,滋润着这方土地的蓬勃发展;更像一部史诗,记录着一个时代的不朽青春。

  翁牛特旗穿沙公路旁边沙地上绿起来的草方格,在无声地讲述着“三北精神”的伟大。“这片土地上发生过很多故事,从闯关东走西口到现在,大家靠的是一股子韧劲儿。”付广军说。(刘泽英)

[ 责编:焦子原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小互的乌镇漫步:一场古镇与数字的对话

  • 第八届进博会丨中国馆精彩亮相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为庆祝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70周年,“异元汽车杯”首届新疆国际摄影大赛9月28日正式启动。
2025-09-29 14:31
2025年4月10日,安徽省芜湖市无为市昆山镇三公山茶叶种植基地,千亩高山野生杜鹃在翠绿的茶园之间绚丽绽放,美轮美奂,美不胜收
2025-04-10 15:13
2025年4月1日,北京怀柔慕田峪长城内外山花盛开,美丽的春花把古长城打扮的多姿多娇,犹如春天里一幅壮美的风景画
2025-04-02 15:44
2025年4月1日,船舶航行在安徽省合肥市庐江县境内的引江济淮航道上,标志着菜子湖湿地候鸟越冬季禁航结束,菜(子湖)巢(湖)线恢复通航
2025-04-01 15:40
2025年3月31日,江苏苏州吴中区光福镇,太湖之滨,桃花、樱花、油菜花等竞相绽放,生态优美,春景如画
2025-04-01 15:31
用镜头记录城市更新 青岛首届“百家媒体看改变”活动圆满闭幕
2025-03-20 10:14
"昭君杯"首届全国老年合唱大赛在北京国家大剧院正式启动
2025-03-19 16:10
2025年2月25日,云南省昭通市绥江县,新市金沙江特大桥施工现场,工人正加紧施工。
2025-02-26 15:41
2025年2月7日,重庆市巫山县曲尺乡月明村一大片梅花竞相开放、灿若红霞,游客和市民前来游玩打卡,尽享春日的快乐和惬意
2025-02-08 14:52
2025年2月5日,福建省福清市石竹山风景区,一场非遗英歌舞、建瓯挑幡等非遗表演正在进行,让游客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魅力,丰富景区文化内涵和游览品质
2025-02-06 15:55
2025年1月20日,江西省赣州市章贡区城市中央公园内,游船与湖水、植被、高楼相互映衬,呈现出一幅冬日多彩美丽生态画卷
2025-01-20 15:30
2025年1月16日,受低温天气影响,山西省运城盐湖出现冬季独特的“硝花”景观,水面上的硝花形态各异晶莹剔透,美不胜收。
2025-01-16 15:56
一位“行者”行走在广袤的沙漠中,遮掩着绝世的面庞,一面“古镜”掩埋于厚重的沙下,刻满了时间的裂痕。
2025-01-13 17:25
2025年1月9日,重庆市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桃花源国家森林公园白雪皑皑,雪景如画
2025-01-09 15:24
关爱卡寒假公益行 助力云南各族青少年儿童梦想起航
2025-01-08 14:42
2025年1月5日,在山西太原南站开往呼和浩特东站的D4022次列车前,游客自拍合影。
2025-01-06 16:01
2024年12月8日,广西梧州岑溪市岑城镇木榔村,生态田园中阡陌纵横线条分明,冬韵如画。
2024-12-10 16:48
2024年12月10日,贵州省黔西市绿化白族彝族乡大海子村,青山环绕树木葱茏,构成一幅美丽的生态画卷。
2024-12-10 16:40
2024年12月6日,古城苏州街头,成片的银杏、红枫等树木色彩斑斓满目缤纷,成为一道迷人的风景。
2024-12-06 15:48
2024年12月6日,初冬时节,山东省青岛市即墨区灵山街道花卉种植基地的大棚里一片繁忙,种植户忙着管护花卉。
2024-12-06 15:48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