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
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近日,2025中国广播电视精品创作大会在北京圆满落幕。大会期间,北京市广电局进行了系列成果发布,成果涵盖“北京大视听”精品创作、超高清全产业链升级、“京琅琊”人才品牌等,吸引行业和媒体广泛关注。“首都广电” 持续对相关成果进行跟进报道,快来一起追踪这场视听盛宴的后续精彩!
10月28日,在2025中国广播电视精品创作大会“影视人才培育与精品内容共创沙龙”上,北京市广电局发布了“北京大视听”人才建设成果,重点推介了以“京琅琊”专项为核心的人才政策推进成效 。

2023年,北京市广电局出台《北京大视听人才行动计划(2023-2025年)》,围绕“人才品牌引领、重点领域人才培养、优化人才生态体系”三大维度,系统布局人才建设路径。其中,“京琅琊”专项作为核心举措,联动视听人才学院、名家工作室、紧缺人才引进等多重机制,逐步构建起“引育用留”一体化的人才发展体系。历经三年推进,政策成效初步显现,行业人才活力持续释放。


“京琅琊”计划在命名上融合传统文化意涵,寓意人才如玉般珍贵、如骨于身不可或缺。该计划设置“名家、领军、青创”三大层次,覆盖新闻宣传、文艺创作、国际传播、经营管理、科技与工程技术五大领域,实现人才精准识别与培育。

2024年,在北京国际视听大会上,首届北京大视听“京琅琊”人才专项遴选发布仪式举行。发布仪式上公布了入选人才名单,单霁翔、郑晓龙、胡正荣、高满堂入选名家人才;孙立军、王斑、侯鸿亮、张永新、冷凇、梁振华、王志鸥、陈瑞卿入选领军人才;刘俊、李萌、罗引、李杰、常江入选创新人才。


2024年起,北京市广电局联合国家广电总局研修学院共建“京琅琊”视听人才学院,围绕影视剧、超高清、微短剧、动画片等领域,已开展13期专业培训,覆盖超千人次。课程整合政策解读、理论教学与案例实践,融入交流研讨与实地创作,获学员广泛好评,学院还被纳入北京市委组织部大培训体系。
同时,联动北京电影学院、怀柔区共建影视人才孵化基地,资源全面辐射新疆、十堰等地。此外,组织专家人才为产业发展建言献策;开展赴法影视培训等项目,持续拓展人才国际视野。


以“京琅琊”人才专项遴选工程为牵引,汇聚了磅礴动能。在动漫领域,联合24所高校成立“全国高校动漫创新联合体”,构建产学研用协同体系。在媒体融合方面,连续四年共评选融媒典型案例超160个,落地“北京广电AI智作平台”等项目,媒体融合大赛征集作品逾3000个,评选奖项超300项,有效实现“以赛聚才”。
科技领域组建由28名专家构成的科技委员会,强化行业智库支撑。宣传领域则通过“京”话筒计划和“你好大主播”等品牌活动,系统提升播音员主持人专业能力,为主流舆论阵地储备核心力量。


北京市广电局落实联系服务专家制度,设立广电技术评审权限,拓展超高清等领域发展空间。依托“名家工作室”机制,聚焦精品创作与视听科技等重点方向,联动专项资金支持,吸引单霁翔、马未都、海霞、陈思成等125位名家参与。
当前,“京琅琊”计划已成为“北京大视听”人才建设的重要引擎。面向未来,北京市广电局将继续优化政策体系与服务机制,诚挚欢迎全国视听英才汇聚北京,共同谱写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