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
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10月28日,由国家广播电视总局与北京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北京市委宣传部、北京市广电局、北京市朝阳区委区政府共同承办的2025中国广播电视精品创作大会在北京举行。

10月29日下午,中国广播电视精品创作大会纪录片论坛在京举行。论坛以“记录时代华章凝聚奋斗力量”为主题,从纪录片重大主题创作、内容创新表达、技术赋能、传播创新、国际传播等方面进行深入交流研讨。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韩冬,北京市广电局党组书记、局长王杰群出席论坛并致辞。
韩冬在致辞中表示,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作出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化的战略部署。纪录片是“国家相册”“民族影像志”,在传播思想、传承历史、弘扬文化、展示形象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纪录片工作要围绕中心大局,系统性谋划精品创作,系列化推出一批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精品力作。要大屏小屏联动,加强台网联动,大力推动优秀纪录片在台、网、端联制联播,加强纪录片短视频传播,深化国际合作,全方位扩大纪录片传播。要重视科技赋能,加强超高清、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在纪录片中的应用,以文化科技融合推动纪录片发展更上台阶。要优化政策引导,以“纪录片创新行动计划”为牵引,因地制宜、多措并举,营造纪录片繁荣发展更优环境。
王杰群在致辞中表示,作为人类文明最早的影像志,纪录片不仅记录着社会变迁的肌理,更承载着民族精神的传承使命。近年来,在国家广电总局、北京市委市政府的指导下,在“北京大视听”精品创作机制的引领下,北京持续打造精品纪录片培育、孵化、成长、发展的肥沃土壤,培育了《卢沟桥:我们的纪念》《一路百年》《登月进行时》《熊猫奇遇记》等一批传得开、叫得响的精品力作,“北京出品”纪录片已经成为北京全国文化中心建设的金名片。她围绕纪录片精品创作,分享了三点建议:一是肩负时代使命,讲好中国故事;二是坚持创作方向,深化价值引领;三是加强政策扶持,涵养产业生态。
论坛向2024年度全国优秀纪录片及创作人才推优代表颁发了荣誉证书,向2025年公益展播优秀纪录片版权方代表颁发了赠播证书。本论坛发布环节,国家广电总局广播电视规划院副院长滕勇发布《中国视听大数据(CVB)纪录片传播趋势观察》,对2025年前三季度纪录片行业发展亮点进行了总结,对未来纪录片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围绕论坛主题,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影视剧纪录片中心主任梁红,北京广播电视台纪实科教频道中心主任邵晶,浙江广播电视集团党委委员、副总编辑陈洁,吉林广播电视台党组成员、副台长刘金红,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社教节目中心特别节目部原主任、中国视协纪录片学术委员会副会长闫东,上海广播电视台纪录片导演范士广,腾讯视频黑曜石工作室负责人朱乐贤,山东广播电视台纪录片中心主任刘卫斌,湖南广播电视台金鹰纪实频道总监章红伟,知名纪录片导演、制片人梁碧波,五洲传播中心副总编辑、一级导演王媛媛等嘉宾分别进行了主题演讲。

论坛还举行了系列纪录片《科学追光者》“中国视听”平台上线仪式,中科院院士、火山地质与第四纪地质学家刘嘉麒现场讲述参与《科学追光者》拍摄的故事,生动展现纪录片在传播科学知识、彰显科学家精神等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

国家广播电视总局相关部门单位负责同志,各广播电视台、重点网络视听平台纪录片业务负责人,纪录片行业协会,专家学者与2024年度优秀纪录片推优代表等参加论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