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
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第一届北京市广播影视春燕奖(以下简称“春燕奖”)评选表彰发布会将于10月27日在北京会议中心举行。本届“春燕奖”由北京市广电局、北京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联合主办。
日前,北京市广电局特邀《中国艺术报》记者 采访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视听研究室主任、研究员,北京市广播影视协会视听艺术评论家专委会副主任冷凇 ,深入解读本届“春燕奖”所呈现的新趋势、新特点及其对行业发展的深远意义。
“春燕奖”评选工作正在进行,“春燕奖”的前身是北京市广电局主办的“北京市广播影视奖”和北京市文联主办的“北京影视春燕奖”。作为北京市评比达标表彰项目之一,该奖项深耕视听领域,以示范性、导向性、全面性为引领,立足于北京“全国文化中心”的战略定位,含金量十足。奖项分为作品综合奖和个人单项奖。包括电影、电视剧(含网络剧)、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文艺节目、纪录片(含电视和网络)、动画片(含电视和网络)、网络电影、公益广告(含电视和网络)、科技奖共8类,将评出71部获奖作品和56个获奖个人,其评选类型广泛,不仅包括电影和电视剧,还将网络视听内容纳入其中,是观察行业风向的重要窗口。

此次“春燕奖”拟推荐获奖作品(个人)名单中,出现一批现实主义精品佳作。在垂直类型的行业性题材中,讲述林业改革的《父辈的荣耀》、展现建筑行业生态的《理想之城》通过深度挖掘,把一个个行业奋斗者的故事呈现给观众。对于现实主义作品的集体面貌,冷凇以“让奋斗的励志有回响,让合法的创业有回报,让真挚的情感有回应”进行总结,这也是北京这座城市的底色之一。“作品呈现出一种励志奋斗的精神,把奋进路上的艰辛感转化为幸福感获得感,这是非常难得的。”冷凇说。


丰富的文化类题材呈现也是此次“春燕奖”拟推荐获奖作品(个人)的亮点之一。从纪录片《紫禁城》到文化综艺节目《登场了!北京中轴线》等,润物细无声地传播北京文化,提供了一条让传统文化焕发新机、具备潮流范儿和烟火气的创新路径。同时,还有一些作品在价值导向、艺术品位以及大众娱乐三者之间取得巧妙平衡。“你会看到有《隐秘的角落》这样的悬疑爆款剧,它属于爱奇艺‘迷雾剧场’的‘破圈’作品;也有《欢迎来到麦乐村》这样展现援非医疗、传递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作品。二者大众流量或许不同,但都得到了重视,这充分体现了奖项的开放性。”冷凇说。



此外,“春燕奖”评选整合市场力量,把爱奇艺、抖音、快手、优酷等平台都纳入其中,流量作品与文化类作品交相辉映,特别是《浴血无名·奔袭》《黄继光》两部抗美援朝题材的网络视听作品,既在网络端取得良好流量,又承载了致敬英雄的“崇高美”,这也是冷凇认为“春燕奖”包容度很高的原因之一。在他看来,“在类型上,将电影、电视剧、纪录片、微短剧、主持人、音乐等都纳入评选,范围很广。在评选过程中,做到了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确保满足大众丰富多元的欣赏习惯,实现科技、文化、艺术、创意和传播的多向奔赴”。


在冷凇看来,从本届“春燕奖”拟推荐获奖作品(个人)名单中,可以观察到近些年来广电作品的一些创作趋势。如电视剧《觉醒年代》很好地拓展了主旋律题材创作,将北大一批学者探索党的思想理论的过程生动展现。这种创新表明“红色文化题材年轻人是爱看的,而且可以拍得燃、拍得浪漫、拍得唯美、拍出美学调性”。他认为,《觉醒年代》是“七年磨一剑”的精品,希望能看到更多这样经得起时代检验的成果。


综艺节目中则出现了一批以《种地吧》为代表的纪实性节目。“《种地吧》中10个相信土地力量的少年,通过自己的勤奋劳动换来关注度,他们打造的‘十个勤天’是迄今为止综艺IP市场化中相当成功的一例。杭州西湖后陡门打造的‘后陡门·种地星球’,已经形成了集文创产品、农产品美食美景打卡地等完整产业链。少年们还用小半年的时间开演唱会,使综艺节目形成了展、演、游、文创一体化的IP周边传播效应。”冷凇介绍。
“春燕奖”的设立对于北京乃至全国广播影视行业具有独特意义。“春好燕自来,环境好,燕子就会来筑巢。行业生态好,优秀的创作人员就愿意扎根。”冷凇以“筑巢引凤”一词形象比喻“春燕奖”的寓意,认为优良的创作环境自然能吸引优秀的人才与作品。他说:“北京市广电局如此大范围、长周期地招募评审,邀请知名专家进行论证,这并不多见。“春燕奖”通过平台打造,为大家构建了一个从人文环境、创作环境、扶持奖励环境到内容优化环境的综合性链条,极大提升了精品内容生产效率。”许多获奖作品的创作者与团队并非来自北京本地。冷凇认为,这正是北京提供了优质孵化环境的结果。 “春燕奖已超出评奖本身,成为一个优秀资源的汇聚平台、创新创意的孵化平台、优秀人才的‘宜居’平台,在全国范围内起到示范作用。”冷凇表示。
对于“春燕奖”未来的打造方向,冷凇提出三点期待:一是开放包容,海纳百川。只要是人民喜闻乐见的精品,无论是刑侦剧、悬疑剧还是古装剧,都应受到欢迎;二是成为具备史料研究价值、记录跨越时空的经典作品的平台。让观众看到不同时期视听领域发生的新变化,为经典诞生提供土壤;三是成为选题差异化的风向标。创作者通过“春燕奖”挖掘空白领域和创新角度,做到“不重复别人,也不重复自己”,确保在角度、速度、深度、态度和维度上有全新的选择,常做常新、守正创新,在差异化内容寻找等方面起到风向标作用。

(来源:中国艺术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