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当前,在数字化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依托电商发展搭建起来的网络电商平台,对于积极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具有重要作用。通过电商平台有利于乡村特色产业的发展壮大,推进农业往集约化、专业化以及区域化方向发展,网络电商已经发展成为乡村产业发展振兴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乡村振兴战略中的作用也越来越大。
农村电商助力乡村振兴有利于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增加农民收入。随着农村电商的发展,农产品可以直接对接国内市场甚至国外市场,拓宽了农产品的销售渠道。农民通过电商可以把农产品直接卖给消费者,减少了中间环节,降低了交易成本,提高了农产品的售价,增加了农民的收益。
农村电商助力乡村振兴有助于建立品牌效应,推进产业集聚发展。农村电商发展能够带动品牌打造,进而支持农村农业产业集约发展。一方面,电商平台可以通过对自身品牌企业进行信息化改造和平台化运营的方式来扩大其知名度,同时也有助于吸引行业内优秀企业参与合作,形成跨地区整合发展,构建产业集团;另一方面,对一些品牌价值较低的原产地可以依托电商平台的信息化资源整合操作功能,联合本地区多家企业共同打造地方公共品牌体系,提升品牌形象,扩大品牌影响力,为打造乡村聚集经济发展优势奠定基础。
农村电商助力乡村振兴有助于推动农村产业转型升级,促进产业兴旺。由于集聚效应,通过电商平台销售时,客户对农产品质量、包装、商标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倒逼农户和农业企业进一步规范种植、提高农产品质量,并且积极打造农产品品牌,促进农业向精深加工、规范化、品牌化发展。同时,在农村电商发展过程中,农村仓储、物流、包装、分拣等行业也随之发展,进一步促进了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优化农村产业结构。此外,电商发展也促进乡村旅游业、文化等相关产业发展,“电商+农业+旅游+文化”多维发展模式激发乡村经济活力。
为提升乡村振兴视域下电商助力乡村振兴效率,要强化政策赋能,驱动电商创新发展。一方面,政府要始终坚持民本思维,结合农业发展实际,制定财政扶持、税费减免、金融支持与人才培养体系,制定农村电商高质量发展的政策方案,同时针对不同地域、不同成长阶段的农村电商企业制定有针对性的援助措施,确保这些政策能够落到实处。另一方面,要做好政策实施与监控评价体系建设,制定切实有效的政策推行机制,明确各政府部门在农村电商产业发展政策推行过程中的责任范围,建立跨部门工作互动平台,消除部门信息壁垒,加强部门间沟通,有效配置政策资源,发挥高效协同作用。通过建立健全政策监督评价体系,借助定性分析、定量分析的评估方法,定期、全面地对政策推行效果进行评估,确保政策切实促进农村电商产业的发展,给农村振兴注入强大的发展动力。
为提升乡村振兴视域下电商助力乡村振兴效力,要构建数字赋能农村电商的基础支撑体系。本文通过湖北省“百校联百县一高校服务乡村振兴科技支撑行动计划”项目:“乡村电商助力农业产业”(项目编号:BXLBX1149)研究认为,要从技术层面、基础设施层面和标准规范层面三个角度在乡村建设“三维”数字基础支撑系统,其中在技术支撑方面主要需要关注新型农村电商的云计算、大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发展,通过使用边缘计算节点将数字处理能力延伸到农村区域,通过区块链建立良好的产品可追溯体系,保障农村食品安全;利用物联网感知网络监测农产品的生长过程,做出正确决策;在基础设施方面,需要综合考虑网络通讯、仓储运输、支付结算等数字支撑要素,共同完善农村数字“信息要素”,建设具备智能化分拣、温度调控、储存管理功能的冷链物流仓库。通过建立覆盖农村的数字金融网络,降低农村数字金融交易成本,进而为我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为提升乡村振兴视域下电商助力乡村振兴效率,要充分发挥企业在推广特色农产品、形成特色经济产业链中的重要作用。要发挥大型企业的带动作用,通过企业联手农民合作组织、家庭农场、专业大户以及专注农业科技研究、仓储物流、品牌营销的综合服务商等产业节点,整合特色优质资源,实现特色鲜明、品种多样、产业集聚发展的第一产业农业全产业链。结合当地自然资源发展特色产业,如新兴服务业、制造业、旅游观光业等,保障生产与消费的一体化运行,实现农业多功能叠加,拓展产业增收渠道,将特色资源真正转化为财富资源。同时加强物流配送体系、服务体系建设,完善或升级“新鲜果蔬电商+冷链快递”“中央厨房+冷冻配送”等新型模式,提升鲜活果蔬供应保障能力。
为提升乡村振兴视域下电商助力乡村振兴效率,要健全物流基础设施,构建电商全产业链,推进农村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健全的物流网络可以成为推动农村电商发展跨越瓶颈的关键因素,除此之外,还是实现农产品流通的重要通路。因此需要对物流业进行政策扶持和资源保障,全面提升农村地区物流服务水平。物流行业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需加大资金投入,合理利用当地财政专项资金设立农村地区物流网络站点,以此提升运输效率。与此同时,还需派专业的团队前往农村地区实地勘测,科学规划适合各地区的配送中心,合理配货,避免重复建设或浪费运输资源等现象的发生。在经营方式上,需鼓励物流业与电商从业人员结为战略伙伴关系,联合建立覆盖农村地区的末端配送网络,创建农民—村庄—镇到县区三级的全程衔接合作配送模式。
为提升乡村振兴视域下电商助力乡村振兴效力,要强化数字赋能农村电商的人才支撑。在人才导入机制方面,应突破城乡身份界限,创新人才导入机制,柔性引入一批优秀电商人才助力乡村振兴。同时应建立产教研相结合的培养模式,整合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电商企业力量,协同开发切合实用的应用课程,建立电商实务实训基地,培养一批兼具农艺知识和电商技术技能复合型人才。在单位人才培养机制方面,要设计符合发展阶段、层次、岗位需求的相应人才培养课程体系以及相应的从业资格培训、认定和考试证书体系,突出数字化技术应用、电商经营、电商创业管理知识的积累,全方位培养从业人员的基本能力和综合素养,并建立常态化的人才培训长效机制,让人才的学习与积累能跟上日新月异的科技进步。而在政策鼓励保障机制方面,要有多元化的考核激励方式,应避免片面追求眼前利益,为员工的职业发展规划和职务发展出路提供必要的保障。
为提升乡村振兴视域下电商助力乡村振兴效率,要优化市场竞争环境。一方面要重视市场监管,各级政府要加强农村电商市场的监管力度,建立完善的市场监管机制,打击劣质农产品的欺诈性销售、虚假宣传、不正当竞争等行为,以此保障市场的稳定性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与此同时,也需顾及电商平台的监管,要求其承担责任并严格审核商家。另一方面,要鼓励农村电商企业做大做强,加大对农村电商企业的支持力度,培育一批优势农村电商龙头企业,利用财政补贴、利率优惠政策、项目资助等帮助其解决财务、技术、人力等方面困境,促进其发展。鼓励农村电商企业开展技术、模式、管理等方面的革新,以此增强企业实力。同时要注重行业自我约束机制建设,积极引导农村电商行业协会积极发挥职能,加强行业内部自我管控,制定行业标准和自律守则,带领企业诚信经营、公平竞争,进一步加强行业间横向配合,携手推动农村电商发展。
电商被认为是推动乡村振兴的有效工具,在乡村振兴过程中能够发挥提高农产品流通效率、促进农民增收、振兴农村经济的巨大作用。尤其是伴随着数字化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农村电商环境的不断优化,农村电商将会具备更广阔的发展空间,通过不断完善物流体系、加强农产品标准化和品牌培育、改善市场竞争环境等路径,为农村电商发展提供有力支撑,从而为乡村振兴战略的有效实施提供保障。
作者:吴可灿,湖北恩施学院,副教授;马超,巴旅国际旅行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