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春好,燕自来!当秋阳铺展京华画卷,一场凝聚首都视听力量的荣誉之约,正循着文化的脉络悄然酝酿。
第一届北京市广播影视春燕奖(以下简称“春燕奖”)评选表彰发布会将于10月27日在北京举行。本届“春燕奖”由北京市广电局、北京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联合主办。
作为推动北京文化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春燕奖”并非单一的行业荣誉,每一个奖项的背后,都是对专业精神的礼赞,是对文化担当的肯定。透过层层递进、相互交织的使命传承、内容丰盈、创新探索与行业未来等四重维度,我们得以窥见首都视听产业的勃勃生机——
“春燕奖”是北京市评比达标表彰项目之一,在人才评定、职称评审等方面具有重要参考价值。其前身为北京市广电局主办的“北京市广播影视奖”和北京市文联主办的“北京影视春燕奖”。 此次“上新”,既是对过往深耕行业初心的承续,也开启了推动行业使命进阶的新篇。
作为深耕视听领域的政府奖项,“春燕奖”以示范性、导向性、全面性为引领,为行业注入新活力,旨在进一步鼓励文艺创作百花齐放,助力打造全国视听行业标杆。 立足于北京“全国文化中心”的战略定位,秉持“书写伟大时代、精品奉献人民”的初心使命,“春燕”正承载起更为厚重的首都文化担当。经推荐申报、专家评审、征求意见、联合评审、社会公示等环节,最终评选出多项作品综合奖和个人单项奖。
何为“春燕”?春燕不仅仅是春天的象征,也代表着生机与活力。“春燕奖”以此为名,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历史意义,同时也寓意着首都广电视听行业如春燕般在新时代展翅飞翔。本届“春燕奖”的评选包括电影、电视剧(含网络剧)、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文艺节目、纪录片(含电视和网络)、动画片(含电视和网络)、网络电影、公益广告、科技奖等八大门类,覆盖重大题材、现实题材、北京题材、科幻题材和文化传承、青年奋斗、行业发展、个人成长等主题,类型丰富、制作精良、品质突出,勾勒出了一幅多元共生、繁花满枝的首都视听图景。这里不仅有将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宏大叙事和史诗笔墨相融合的电视剧《觉醒年代》;也有从中国“一带一路”的国际实践中开掘出跨越万里的家国情怀和人道主义精神的电视剧《欢迎来到麦乐村》;又有荣膺第十七届“五个一工程”奖的网络电影《浴血无名·奔袭》《特级英雄黄继光》和传播覆盖全球100多个国家的动画片《无敌鹿战队》。此外,还有聚焦“四个中心”功能建设的现实题材创作等,推动作品扎根京华大地,映照城市发展。 不难看出,从大银幕到小屏幕,从传统影视到网络视听,“春燕奖”所遴选的,正是首都视听文艺“百花齐放”的生动答卷。
本届“春燕奖”深度贴合行业发展脉搏,将超高清制作、AI创新应用等新业态纳入评选视野,特设“科技奖”类别,正是为了表彰那些运用科技创新提升艺术表现力和传播力的典范。科技创新应用作品《8K超高清〈美丽中国〉系列风光纪录片(美丽中国-新疆)》通过极致画质展现自然奇观,呈现超高清视听技术发展对影视工业化升级的变革;《你好AI》以人工智能机器人为主角,从社会人文角度呈现人工智能发展未来。 这些作品共同为首都视听产业“质效升级”注入技术动能。
与此同时,公益属性始终是“春燕奖”不可或缺的底色之一。奖项将“公益广告”列为独立类别,专门发掘那些以镜头为笔、以温情为墨的作品,如《您的声音》以普通市民视角讲述接诉即办“倾听民声、服务民生”的温暖故事。这些作品或聚焦城市文明建设,或传递民生关怀,或讲述平凡人的不凡故事,以小切口映照大时代,让视听艺术成为传递社会正能量、营造文明和谐文化环境的重要载体。 这份“科技向新、公益向善”的追求,也正是“春燕奖”的亮点所在。
回过头来看,这份首都视听成绩单,源于这座千年古都本身流动的史诗,也源于“北京大视听”沃土的滋养,“春燕奖”的价值也并不止于荣誉表彰。在评选机制上,评委会由行业主管部门领导、行业专家、高校学者、资深媒体代表构成,既坚守艺术初心,又回应群众期待,确保评选的专业性与公信力;在行业赋能上,奖项搭建起“荣誉表彰、交流研讨、成果转化”的平台,推动精品内容从创作端向传播端全链条提质, 为北京影视产业高质量发展和全国文化中心建设贡献力量。
春燕初飞,其声已清。“春燕奖”不仅致敬那些用镜头记录时代、以声音传递情感的创作者,更将激励创新、崇尚匠心,推动精品力作不断涌现,相信将有更多广电视听创作者与“春燕”同心而行。10月27日,第一届北京市广播影视春燕奖评选表彰发布会即将启幕,让我们一同见证那些浸润着时代温度、承载着技术创新、传递着公益情怀的视听精品,如何以“燕衔新枝”之势,乘着“北京大视听”的东风,为首都广播影视与网络视听的高质量发展擘画新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