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编者按:为以全民健身促进全民健康,推动全民健身与全民健康深度融合,在国家体育总局群体司指导下,光明网联合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科学研究所、国家体育总局运动医学研究所、中国社会体育指导员协会策划推出《运动健康 一起来》系列科普短视频专栏。节目将邀请国家级社会体育指导员、医学、运动医学、营养学、康复学等领域专家,为百姓提供权威、专业的运动技能传授、科学健身指导、全民健身和科学减重知识等科普内容。帮助百姓能健身、会健身、健好身,将“运动促进健康”的理念深入人心,带动更多群众参与体育锻炼,形成人人关注、人人参与、人人互动的全民健身热潮。
【本期嘉宾】 梁辰 国家体育总局运动医学研究所运动健康医学研究中心主任
【精彩看点】有氧运动是如何助力减重的?
很多人通过有氧运动进行体重管理时,都有这样的疑问:为什么要持续30分钟以上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本期科普视频,国家体育总局运动医学研究所健康研究中心主任梁辰,将以最常见的有氧运动跑步为例,为大家揭示其中的科学原理。
跑步时身体的能量消耗过程
跑步初期,身体主要依靠“糖酵解”功能供能,即优先消耗血液中的葡萄糖和体内储存的糖原。随着运动时间的延长,约20~30分钟后,糖原储备逐渐减少,身体开始动用脂肪组织作为主要能量来源。梁辰表示,这正是“需要跑30分钟以上才开始消耗脂肪”说法的科学依据。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即使消耗的是糖分,同样对减重有益。因为身体多余的葡萄糖不被消耗,最终会转化为脂肪储存起来。
跑步减重的科学方案
运动时长:每次跑步应持续30~60分钟,这是达到有效燃脂的关键时长。初学者可从20分钟开始,循序渐进增加时间。
运动频率:每周跑步3~5次最为理想。不需要天天跑,适当休息有助于身体恢复,避免关节和肌肉过度负荷。
运动强度:保持中等强度,即心率维持在最大心率的60%~70%区间。
提升跑步减重效果的关键要素
结合力量训练:每周增加2~3次力量训练,如深蹲、平板支撑等,能够增加肌肉量,提高基础代谢率。
饮食配合:跑步减重必须配合饮食控制。建议选择低热量、高蛋白、高纤维的食物,避免高糖高脂食品,确保热量摄入小于消耗。
充分恢复:跑步后做好拉伸放松,保证充足睡眠和水分摄入,有助于身体恢复和提高代谢水平。
出品人:张舒 高赛
监制:常洁
策划:杨帆 刘希尧
记者/编导:刘希尧
拍摄:逯成业
制作:逯成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