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丝路重镇,山河形胜”,《非遗里的中国》走进甘肃
首页> 文娱频道> 明说文娱> 文娱现场 > 正文

“丝路重镇,山河形胜”,《非遗里的中国》走进甘肃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5-09-06 15:05

  《非遗里的中国》甘肃篇将于9月6日20:00档在总台综合频道(CCTV-1)播出,央视频全网独家首播。

“丝路重镇,山河形胜”,《非遗里的中国》走进甘肃

海报。节目组供图

  甘肃地跨黄河、长江两大流域,雪山草原、戈壁沙漠交相辉映,素有“丝路重镇、山河形胜”之称,这片多元地貌孕育了甘肃多彩的文化根基。豪迈奔放的锅庄舞,气势恢宏的拔河(万人扯绳赛),刚柔并济的崆峒派武术,轻盈婀娜、如梦如幻的敦煌舞蹈,延续着大漠深处艺术传奇的敦煌石粉彩绘技艺,温润如玉的夜光杯雕等20余项特色非遗项目在节目中尽显风采。

  主持人龙洋,以及中国文物学会专家委员会主任、故宫博物院学术委员会主任单霁翔,带领观众共赴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临潭县,开启一场沉浸式的非遗探访。

  锅庄舞与藏族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内容包括展示劳动场面、颂扬英雄、表现民俗习惯等。在藏语里,“锅”是圆圈,“庄”是舞蹈,锅庄即为圆圈歌舞,是藏族三大民间舞蹈之一,也是甘南藏族文化的重要载体。

  在传承与创新中,锅庄舞已从“中国锅庄之乡”——甘肃碌曲县走出,迈向更广阔的舞台:健身锅庄融合传统与现代,发展为广受欢迎的大众运动;与现代街舞的“酷”相融,成就了锅庄的“破圈密码”,年轻的回声里,激荡着锅庄之“韵”。

  自汉代以来,敦煌便是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多元文化的碰撞与融合,为敦煌舞蹈和敦煌石粉彩绘技艺的诞生和发展提供了丰沃的文化土壤。中国舞蹈史专家和歌舞剧团通过对壁画的深入研究和创新编排,还原和“唤醒”壁画舞姿,创作出《丝路花雨》《大梦敦煌》等优秀舞蹈作品。(记者 沈杰群)

[ 责编:董腾飞 ]
阅读剩余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