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光耀太行】
晋察冀抗日根据地
晋察冀抗日根据地位于华北地区,包括山西、河北、察哈尔、热河、辽宁等省的部分地区,它是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时期创建的第一个敌后抗日根据地,被党中央誉为“敌后模范的抗日根据地及统一战线的模范区”。
1937年“七七事变”后,华北大片国土沦陷。平型关战役后,1937 年10月,第115师主力南下的同时,聂荣臻率领3000 余人留守五台山地区,着手创建敌后根据地。1937年11月,中共晋察冀军区成立,标志着以五台山为中心的抗日根据地初步建成。
晋察冀抗日根据地的创立和发展,对坚持华北敌后抗战和全国持久抗战起了“坚强堡垒”的作用,对全国战略反攻和进军东北起了“前进阵地”的作用,是中国共产党在民族危亡时刻,依靠群众、坚持敌后抗战的辉煌典范。
晋绥抗日根据地
晋绥抗日根据地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和敌后抗日军民创建的19个重要抗日根据地之一。
抗日战争爆发后,1937年9月,遵照党中央和中央军委的指示,贺龙与关向应等率八路军第120师主力挺进抗日线,进入晋西北管涔山脉地区。到1938年,开辟了以大青山为依托的绥西、绥南、绥中三块游击根据地,并逐步同晋西北根据地连成一片,构成了晋绥抗日根据地。
晋绥抗日根据地在陕甘宁边区的门户上给敌人竖起一道难以逾越的屏障,使日军始终未能越过黄河进犯陕甘宁边区,保卫了延安和党中央,并确保了党中央与敌后各根据地联系的交通线。
晋冀豫抗日根据地
晋冀豫抗日根据地以太行山为依托,是华北的战略要地之一,也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山西、河北、河南三省边界地区的抗日根据地。
太原失守后,1937年11月,八路军第129师在山西和顺县石拐镇召开干部会议,传达关于创建晋冀豫抗日根据地的指示并布置任务。会后,师参谋长倪志亮、政治部副主任宋任穷等率领工作团和部分武装,在晋东南地区建立了各种形式的抗日武装和抗日民主政权。
晋冀豫抗日根据地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华北地区的抗战形势,并逐步成为太行地区军民开展抗战的重要战略基地。
文字整理:胡娜
图片设计:叶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