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1945年8月15日,《大公报》头版以力透纸背的五个超大号铅字—— “日本投降矣”,向全国人民宣告了抗战胜利的重大消息。当日,日本天皇宣布接受盟国的《波茨坦公告》,无条件投降。
「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裕仁广播“终战诏书”,宣布日本无条件投降。图为日本天皇在议会宣布投降(新华社发)」
穿越历史的烟云,那段浴血奋战、救亡图存的不屈岁月,是无数先辈用血肉之躯写下的“守护”史诗。近年来,北京市广电局深刻把握时代脉搏,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不断深化完善“北京大视听”文艺精品创作机制,通过统筹规划、精准扶持,聚力打磨出了一批立得住、传得开、留得下的精品佳作。 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北京市广电局指导创作了多部抗战题材视听作品。这些作品以多元视角与艺术形式再现那段波澜壮阔的抗战岁月,在光影中复刻那些关于“守护”的珍贵记忆,让平凡者的担当在岁月长河中愈发清晰。
于今日首播的广播剧《贝家花园》取材于海淀区文物建筑贝家花园的真实历史,讲述抗战时期法国医生贝熙叶与中共地下党黄浩等仁人志士,以贝家花园为秘密交通站,在日军严密封锁下打通平西地区地下交通线,向中共抗日根据地运送珍贵药品物资的故事。
纪录片《卢沟桥:我们的纪念》以“一件文物、一个故事、一段历史”的艺术表现形式,构建历史场景与当代展陈的时空对话,生动展现中国共产党在全民族抗战中的中流砥柱作用,深刻昭示正义必胜、和平必胜、人民必胜的伟大真理。该片是国内唯一一部获准拍摄中国抗日战争纪念馆主题展览创作过程的纪录片,已于7月14日至19日在北京卫视、北京时间客户端,以及爱奇艺等重点网络视听平台正式播出,播出反响热烈。
由胡军、李乃文、蒋欣等实力派演员联袂出演的电视剧《归队》,以东北抗联14年艰苦抗战为叙事核心,讲述了一支抗联小队在与大部队失联后顽强抗击日军的故事。该剧通过细腻的人物刻画和紧凑的剧情设计,展现了抗联战士的坚韧与牺牲精神,该片将于近期与观众见面。
微短剧《怒刺》以卢沟桥事变后的天津为背景,讲述了在共产党领导下,社会各方力量共同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故事。剧中塑造了一批有血有肉的平民英雄形象,展现了中华儿女在民族危亡之际的爱国情怀。
微短剧《马背摇篮》改编自真实历史事件的《马背摇篮》,讲述了延安第二保育院在战火中护送136名革命后代转移至太行解放区的感人故事。该剧以宏大的叙事框架和细腻的情感笔触,展现了革命者的坚韧与无私。
此外,还有《跨越时空的追寻(北京篇)》《共同的命运》《课本中的抗日战争史影像辞典》等作品,从多元维度延续对历史的回望与对“守护”精神的诠释。
这些作品从不同视角出发,聚焦抗战时期的小人物:他们是扛枪的战士,是护娃的保育员,是跨国援战的医生……看似平凡的他们,用各自的方式扛起了时代的担当。这些故事,既是历史的见证,更是精神的传承。让我们在光影中共同回望那段岁月,致敬英雄,让“守护”的力量与爱国的情怀代代相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