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导读
近日,北京市遭遇极端强降雨,防汛形势严峻,市规划自然资源委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防汛救灾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各基层党组织闻汛而动,1500余名党员干部冲锋在前,切实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干部先锋模范作用,让党旗在防汛一线高高飘扬。
迅速集结精锐尽出 筑牢坚固战斗堡垒
在委党组号召下,委机关、分局和市地勘院、市测绘院、市规划院等委属单位积极响应,第一时间组建党员应急先锋队,支援主汛期地质灾害防治工作。7月25日,委机关第一批30余名政治过硬、能力突出的青年党员干部迅速集结,共同重温入党誓词,进驻市地质灾害防汛专项分指挥部,参与综合协调、排查预警、转移叫应、文书起草、后勤保障等工作。根据雨情,7月28日、8月4日,先锋队分两批派出骨干队员,随委领导、有防汛经验的处级干部、专家组奔赴密云、怀柔、门头沟等暴雨红色预警区域,紧盯一线转移、排查等任务,彻夜值守,与属地政府合力做好地灾防治工作,构筑起坚实的安全防线。
委机关防汛应急党员先锋队下沉一线
闻汛而动勇挑重担 党员骨干冲锋在前
各分局学习实践小组就地转化为党员先锋队,直接支援一线,点对点叫应村书记、群测群防员,累计呼叫万余次,协同属地政府确保“应转尽转、不落一户”,严防预警期内人员自行返回。雨情灾情较重的延庆、密云、怀柔、平谷、房山、门头沟6个区分局先锋队员超过240名。
密云分局党员干部带头进驻属地镇政府,打通信息指令“最后一公里”,打造了一支以青年党员为主要力量的精锐部队,与市矿研所、市灾防所技术团队协同,科学指导属地镇村开展避险转移工作。7月24日以来,全区累计转移受地灾威胁群众37126人次。引入无人机、专业雷达等科技手段,对因强降雨断路、断联的乡镇、村庄开展航飞工作,对密云水库的泄洪情况、泄洪区积水情况进行拍摄,极大提升隐患排查效率和精准度,全力保障密云区安全度汛。
密云分局应急调查队员利用降雨间歇期开展应急调查工作
怀柔分局连续147个小时坚守应对强降雨,重点发动44名党员干部深入北部山区,在通讯中断、道路高危的情况下勇当“排头兵”,逐点核查隐患、逐户落实转移。强降雨结束后,再次分类分级排查地质灾害隐患,完成全部1015处隐患点灾情和安全风险排查,协助调查养老机构、医疗卫生、学校幼儿园等场所地灾安全,真正做到“用脚步踏勘隐患、以专业化解风险”。
怀柔分局党员干部深入山区排查
平谷分局迅速启动“平急转换”机制,织密24小时全天候值班网,严密监测雨情汛情。面对桃农抢收期部分村民“不想转、不愿转”的难题,先锋队员挨家挨户耐心劝导,讲清灾害风险。此次累计转移受地质灾害威胁群众7548人次,并妥善利用新型乡村社区、乡村休闲综合体、酒店等“平急两用”设施进行安置。
平谷分局查看转移至应急安置点的村民情况
延庆分局党员干部主动请缨,对6个乡镇34条泥石流沟“点对点”叫应提醒,践行“雨情不退,我们不退”的誓言。针对百里山水画廊、冬奥赛区等重点景区高风险区域,聚焦临坡临崖等高危地带,实现排查“无缝隙、全覆盖”,严防次生灾害,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守护一方平安。
延庆分局隐患排查组展开村民走访
专业支撑向险而行 大考彰显先锋本色
市地勘院保持“战时”状态,把汛期工作当成考验党员干部和青年骨干的特殊考场。突发地质灾害应急调查党员先锋队甘为老百姓探路先锋,抓紧宝贵的降雨间歇窗口期,义无反顾挺进山区一线开展风险排查巡查,共出动468组1065人次开展雨后地质灾害排查工作,截至8月8日11时,共计排查威胁居民点、道路、养老院、学校、卫生机构、避险场地的隐患点5524处,为群众守护安全回家路,以专业素养和“冲得上、顶得住、做得好”的尖兵精神为全市平安度汛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和应急保障。
市地勘院防汛救灾现场
市测绘院各业务领域的党员、团员技术骨干组成党员先锋队,全力投入应急测绘保障。党员干部深度参与技术攻关,利用遥感解译、低空无人机等技术,完成密云、平谷、怀柔、延庆四区38个乡镇、5100平方公里的影像制作、灾后解译、洪水影响范围统计等工作,紧急制作一系列灾前、灾后专题地图,快速提取计算受灾区域的空投目标点位置,确保了救援物资准确空中投放。这些地图和数据成为指挥决策和救援行动的“千里眼”,为精准研判灾情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同时也为抢险救灾赢得了宝贵时间。
市测绘院青年连夜应急制图
市规划院统筹全院各业务所及院属企业的专业技术力量组建以党员干部为中坚力量的灾后恢复重建工作专班,灾后第一时间赶赴灾区踏勘现场,积极收集雨情水情及灾情信息,分析受灾村庄搬迁安置用地的选址,研究灾后恢复重建及人员平急安置工作方案,全力保障支撑四区灾后恢复重建工作。
市规划院赴怀柔区琉璃庙镇实地记录
本内容由机关党委、地质勘查处、密云分局、怀柔分局、平谷分局、延庆分局、市地勘院、市测绘院、市规划院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