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导 读
进入主汛期后,北京市平谷区经历多次极端降雨,最大降水量达605.8毫米,远超历史同期极值。北京市规划自然资源委平谷分局严阵以待,以党建为引领,激活防汛“红色引擎”,依托“1+6+14”地质灾害防范体系,坚持24小时值班值守不停歇,联动部、市、区、所、镇、村多方力量,筑起一道道守护生命的“红色堡垒”,以实际行动诠释“两个至上”的使命担当。
靠前指挥,筑牢应急“主心骨”
坚持“党建+防汛”双轮驱动,构建“党组抓总,支部应战,党员冲锋”三级防汛体系。平谷分局党组高位协调、靠前指挥,印发《平谷区2025年度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方案》,筑起地灾防汛“安全堤”。4个党支部闻“汛”而动,第一时间启动干部队伍“平急转换”机制,组建由40余名青年党员组成的应急先锋队,在防汛战场连续作战160个小时,争分夺秒为群众生命财产筑牢安全屏障。党员干部带头值守,亮明职责牌,做好后方保障,共同接力织密24小时全时段值班网。建立预警“鸡毛信”机制,实施“ 点对点”叫应 ,确保预警信息直接发送至乡镇责任人,第一时间接收指令并执行。
平谷分局党组靠前指挥研判
应急先锋队值班值守
冲锋一线,织密防汛“安全网”
面对部分村庄瞬时雨量超200毫米的紧急情况,党员干部第一时间“叫醒”乡镇,抓住最优时机及时做好应对风险的准备,保障防汛避险“不打瞌睡”。针对孤寡老人、腿脚不便等人群,党员干部与乡镇负责同志反复沟通协调、安排专人盯守,确保转移过程不落一人。7月25日-8月8日,累计转移受地质灾害威胁居民7548人次,全力保障转移群众“转得出、住得稳、心踏实”。
慰问集中转移点村民
精细排查,撑起人民群众“安全伞”
7月25日-8月8日,平谷分局会同市地勘院等技术力量,组建了60余人的党员冲锋小组,翻越沟渠,冒着小雨和掉块滑塌风险,最远徒步单程6公里到达灾害隐患点进行排查,历时36小时,累计巡查排查2000余公里。每位队员单日平均徒步2万步,深入源头了解灾害体,掌握隐患点现状及地质情况,科学评估危害程度和发展趋势,对全区道路沿线、270个威胁居民地灾隐患点位、54处集中转移安置点、37处养老机构、58所学校、27处卫生机构等设施进行了全覆盖、精细化的巡查排查,为转移群众安全返家提供坚实保障。
开展隐患排查
下一步,平谷分局全体党员干部将持续发扬不畏艰险、冲锋在前、实干担当精神,将“红色堡垒”建在防汛最前沿,以组织优势凝聚防汛合力,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抓实抓细防汛各项工作,全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让党旗在防汛抢险一线高高飘起。
本内容由平谷分局、地质勘查处、市地勘院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