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导 读
近日,北京市遭遇强降雨天气。自7月28日北京市石景山区发布防汛一级应急响应以来,市规划自然资源委石景山分局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积极落实各项防汛措施,针对重点区域提前部署,以高度责任感认真履行职责,以坚定态度和有力举措全力保障市民安全。
闻汛而动紧绷防汛“安全弦”
按照市规划自然资源委与区委、区政府的工作部署,石景山分局迅速召开防汛工作调度会议,传达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汛救灾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和李强总理的批示要求,重点围绕隐患排查、转移避险、突发情况应对等方面进行详细部署。分局党组书记、局长龚钊带队赴金顶街街道模式口中里赵山小区4号楼实地查看切坡建房后护坡破损情况,详细了解受威胁对象的转移进展。积极组织应急调查队与群测群防员开展巡查排查,对慈善寺养老院情况进行排查,重点加强山区、景区、在建工地等风险区域的管控措施,对部分进山道路实施封闭管理,做好充分应对准备。指导街道转移579人(26人投亲靠友),实现了应转尽转。
实地查看切坡建房后的地灾隐患点情况
多措并举织密防汛“安全网”
为应对7月29日强降雨可能引发的地质灾害,石景山分局会同市灾防所、区气象局加强会商研判,结合降雨情况、土壤饱和度数据及地灾易发区状况,于28日18时升级发布了24小时地质灾害橙色预警。分局主汛期前完成的11处涉及居民区地质灾害治理工程在本轮强降水中发挥了重大作用,直接保护了五里坨街道与金顶街街道35户81人的生命财产安全。同时,分局积极依托五里坨街道与金顶街街道地灾易发区布设的5台(套)专业设备的监测数据,联合应急调查队在防汛工作中及时开展应急响应,科学研判灾害风险,动态优化应急预案。
主汛期前分局完成11处涉及居民区地质灾害治理工程
完善机制筑牢防汛“安全堤”
分局致力于构建常态化机制,在重要关头与重大任务中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激励党员干部勇挑重担、冲锋在前。积极探索并形成了“1+8+20”的极端天气防汛应急机制,充分发挥党员先锋队作用。在本轮降雨中,21名党员干部坚守岗位,时刻保持战备状态,随时准备应对可能出现的突发险情。积极响应一级应急响应机制,严格执行24小时值班和领导带班制度,确保在面对突发汛情时能够迅速、高效地开展救援工作。
防汛先锋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汛救灾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
筑牢雨后安全防线的“安全屋”
7月29日降雨结束后,石景山分局与市灾防所应急调查队立即编织起一张严密、细致、高效的排查网络,开展雨后巡查排查。当日完成对16处可能涉及地质灾害风险的人员密集区与避险场所进行详细摸排调查。调查完成后,分局经与市灾防所应急调查队、区气象局会商研判后科学发布24小时气象风险和地质灾害黄色预警。分局后续将重点针对浅山区具体包括4个街道、9个社区,包含台账内24处威胁居民点的地质灾害隐患点、46处乡村道路隐患点及周边风险区,6处安置点和可能受地质灾害威胁的2处养老院开展全面巡查。分局主要负责人、值班人员均在岗在位,党员青年先锋队也都处于待命状态,持续24小时高度关注地质灾害等次生灾害发生情况,并随时开展应急处置和救援准备。
分局开展雨后巡查排查工作
下一步,石景山分局将举一反三,在严格落实市规划自然资源委与区委、区政府防汛要求基础上,组织市灾防所应急调查队与群测群防员利用近几日降雨间隙对89处台账中地灾隐患点开展摸排的基础上扩大排查范围,严格落实对全区养老机构和医疗卫生场所是否涉及地灾隐患开展系统排查。分局将持续绷紧防汛抢险救灾这根弦,细致落实每一项工作,全力守护好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本内容由市规划自然资源委石景山分局、地质勘查管理处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