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导 读
连日来,北京市出现了强降雨,房山、大兴、丰台、朝阳、昌平、怀柔和平谷等区的部分地区有暴雨或大暴雨,给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严重威胁。
雨情就是号角。7月28日下午,北京市地勘院紧急召开防汛工作动员会,严格按照市规划自然资源委“1+15+63”工作体系及市地勘院2025年汛期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方案、应急预案,迅速完成人员、装备、物资及车辆等筹备工作。地灾应急调查队与后备应急调查队24小时待命,进入战时状态,随时准备奔赴地灾防治一线。
市地勘院副院长刘少敏驻守委机关带班开展应急值守
雨中值守,科学研判预警
7月28日,市地勘院增援39人次技术力量前往市规划自然资源委及各分局值守,实时响应防汛需求。同时,市地勘院监测预警系统充分发挥风险研判、预警响应、指挥调度、应急处置、信息报送等综合决策能力,通过指挥系统累计报送雨量、土壤饱和度、监测视频、降雨落区等监测信息426条,编制风险研判专报20期,制作预警产品16期,向各区发送泥石流单沟预警113次,为属地政府防汛救灾工作提供翔实、科学的决策依据。
应急队员开展雨后排查
雨后排查,甄别灾害风险
市地勘院上下同心、全力以赴,动员市灾防所、市矿研所、市地调所组建118人的地灾应急队,下设10个分队,协助市区两级规自部门开展应急排查巡查。同时,由市工程所、市地环所、市生态所、市地热所、地质集团5家单位组成142人的后备应急队,前往密云、延庆、怀柔等区进行驰援巡查排查。截至29日23时,共排查地质灾害隐患756处。
灾情就是命令。下一步,市地勘院将坚决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和市规划自然资源委的指示要求,进一步压实防灾减灾责任,细化工作举措,紧盯重点区域和关键环节,加强地质灾害分析评估,以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确定性应对地质灾害滞后的不确定性,全力助力灾区群众重返家园。
本内容由市地勘院、地质勘查管理处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