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华为数据通信解决方案设计部金融行业首席解决方案架构师王世媛,就《IAA 智能多活调度,加速网络韧性升级》作主题分享。
当前金融基础设施的状态,王世媛表示,政策指引、发展驱动,双轮驱动金融基础设施架构向多地多活演进。在政策指引方面,金融监管容灾可靠性要求持续提升。“我们翻看了近十年关于金融监管机构对于业务连续性的指标要求,我们发现这些指标要求越来越细,越来越严。”王世媛表示,“细”体现在要求覆盖的对象,云计算、分布式数据库等都有严格的指导意见覆盖,“严”可体现在RTO和RPO指标要求,对于RPO数据的丢失要求越来越高,RTO时间则越来越短。特别是2024年7月,央行颁布的《金融数据中心容灾建设指引》,对容灾体系又做了新的定义,分为同城容灾、异地容灾和极端容灾3个层次,也就是常说的“2+1”,极端容灾要求在非常极端的非人为条件自然破坏的条件下,核心业务服务也不能中断,数据不能丢。
在发展驱动方面,业务增长+创新迭代驱动ICT规模增长。王世媛指出,得益于分布式云条件的允许,业务的迭代频度越来越高。同时,分布式、云计算的条件,让金融机构在向着多地多活、超大型、10-30万节点数据中心状态演进。
多地多活状态,能为金融机构带来什么好处?需要什么样的建设目标?王世媛认为,多地多活演进目标,就是对外保障服务质量,对内提升资源效率。通过业务单元化,多地模块化部署,实现灵活调度,同时定义多级故障容灾能力,控制故障“爆炸”半径,实现用户体验提升、保障业务连续性、支撑业务平滑增长及多DC资源调配的实现。
王世媛表示,关于金融业务多活容灾可靠性提升所面临的挑战,主要集中在感知慢,缺乏端到端的故障感知能力;定位慢,缺乏应用故障快速定位能力;处置慢,缺乏端到端的协同恢复能力三个方面。针对以上问题,华为协同ZDNS完成多地多活架构的演进,也将在这样的背景下进行多重升级。
一是网络韧性升级,支撑多活业务无损承载。全场景iReliable,链路级/设备级/网络级三级高可靠;故障ms级切换,业务0中断;二是网络运维升级,支撑多活服务高效运营。实现网络全流程自动化,多活应用上线“零”等待,以及netMaster网络智能体,网络运管“零”担忧。三是DNS切换升级,支撑多地应用多活调度。具备感知和预测业务及基础设施SLA状态和趋势,协同GTM/GSLB域名协同调度,主动优化。四是广域DCI升级,支撑多地高效安全联接。具备高压缩比数据消冗、抗量子多点加密,高效安全,可实现应用感知及智能广域调度,提升应用差异化传输体验。
具体来看,关于全场景iReliable技术,王世媛指出,是覆盖了链路级、设备级与网络级三级高可靠的连接,这实际上也是根据当前金融机构平时做网络运维经常遇到的问题,做增量和改良。以链路级为例,当网络设备越来越多,流量越来越复杂,关键设备升级,过分依赖人工保障,也将不可避免地存在风险与错误。就此提出了M-lag 3.0,实现设备升级业务无感,SDN控制器批量升级,链路主备切换,全程自动化,保障设备升级零丢包,业务无中断。
关于运维技术,华为数通采用网络数字地图+netmaster,实现全场景流程自动化,以及智能化网络运维,支撑多活服务高效运营。王世媛举例,当配置变更前,可以不仅只做自动化,还可以做仿真,通过数字孪生方法做配置下发后的行为预测,去保证配置下发后不会引入新的问题,或者出现黑洞导致业务受损。
王世媛强调,IAA(intelligent active-active)智能多活网络解决方案,是基于华为FabricInsight应用->网络质差检测能力感知应用质量变化,并协同ZDNS完成多活中心的应用调度,从被动应急业务有损的切换模式,升级为主动优化业务平滑调度的模式,实现多地多中心网络资源的有效负载。
“多地多活新架构模式下,广域网作为多中心数据多活互联的'颈动脉'承担着重要作用,其网络传输的效率,安全及稳定性至关重要,新一代金融广域网络,打造传输高效、数据安全、联接可靠的数据中心DCI互联”,王世媛表示,多地多活,必然涉及到数据中心的交互能力,并将广域系统比喻为“颈动脉”,当其出现问题,银行会蒙受较大损失。新一代金融广域网络,其xPress数据消冗、xSec抗量子加密、智能应用感知等多项前沿能力,将极大节省广域带宽,提升广域的互联效率。(记者 孔繁鑫 刘昊 赵鹏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