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深入推进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的指示精神,2025年7月7日,首都体育学院在北京交通大学附属中学正式挂牌建设“大中小思政教育一体化以体育人实践基地”,成功举办了新模式体育教学示范展示活动。活动得到了两校百余名师生的共同参与。
活动中,与会领导师生共同见证了“大中小思政教育一体化以体育人实践基地”正式挂牌。
北京奥运会武术冠军、首都体育学院武术专项教师赵庆建与在场的大学生、中学生分享了自己在奥运赛场上奋勇拼搏、为国争光的经历。通过武术精神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结合,讲述了中华体育精神在价值观塑造、奋斗精神传承、文化自信培育中的一脉相承、守正创新。
首都体育学院体操专项教师、国家级健将罗丹芳珺为交大附中学生讲授了一堂体操示范课,通过“肩肘倒立”这个体操基础技能的展示和训练,让学生体会到这项常常被称为“运动之母”的体育项目的独特魅力。体操“肩肘倒立”动作安全系数较高,简单易学,是中小学生同时锻炼肩部、背部、腰部肌肉非常好的方式,大家在互相辅助和配合中既能磨练意志品质,也能体验到团结协作的价值内涵。
今年刚刚从首都体育学院研究生毕业,即将入职交大附担任体育教师的崔广泽通过激烈的对抗和“传切配合”的技术分解,让学生深切体会到体育运动中集体主义精神、拼搏奋进精神、开拓创新精神的重要性。
交大附中体育教师刘晶晶的体育游戏展示让学生们回归体育运动的趣味性。“体育游戏一直是中学生很喜欢的教学环节,也非常适合在‘课间十五分钟’期间进行。”“我们也正拓宽思路,让学生们有更多选择的空间,也期待今天的共建能带来更加多样化的游戏设置方案。”
展示环节之后,首都体育学院体育教育训练学院院长尹军对活动展示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点评。
北京交通大学附属中学校长马志太在致辞中表示,交大附中多年以来秉承全面育人、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将体育作为学校综合素质培养、特色课程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通过与首都体育学院的合作交流,在体育课程改革、特色项目开展、学生体质健康提升等各个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效。未来将以实践基地为平台,开发特色课程,共享优质资源,为两校学生提供更广阔更多元的成长空间。
首都体育学院左伟副院长在讲话中指出,首体院与交大附长期以来在奥林匹克教育、实习实践、教研活动、特色运动队打造等方面展开了深度合作。既促进了两校互惠共赢、共同发展,也形成了特有的大中小学思政教育一体化生动实践模式,为高等教育与基础教育的校际合作打造了示范样板。期待通过实践基地的建设,产出更多体育学科和思政育人的理论研究成果,形成更加显著的“以体育人”建设成效,携手为首都体育、教育事业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海淀区教委副主任赵霞向实践基地的建设提出三点希望:一是打造特色品牌,聚焦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核心使命,打造有特色、有深度、有吸引力的思政教育品牌;二是要注重实效,让学生在丰富的体育实践当中锤炼品格,培育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三是形成推广经验,加强理论与实践研究,为大中小学思政教育一体化建设贡献海淀智慧和首体院-交大附中方案。
北京市教委体卫艺处处长周凯对本场活动给予了高度评价。他高度肯定了首都体育学院聚焦“以体育人”工作特色,在教师体育教研水平提升、推动奥林匹克教育和冰雪运动进入中小学、中小学生体质健康监测等方面的工作成效。同时称赞了交大附中在推动五育融合,上好“能出汗”的体育课,打造特色品牌运动队方面的特色做法。他期待,两校的广泛深入合作能为更好落实“北京八条”“课间一刻钟”要求,全面提升大中小学生体质健康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实践经验。
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宣教处三级调研员赵国伟、北京交通大学附属中学原校长戴文胜以及首都体育学院、交大附中相关部门负责人参加了活动。(供稿:体育教育训练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