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4月下旬, 26岁的帅小伙完成了一次生命的守护,随着血细胞分离机的停止运转,304毫升造血干细胞混悬液被封装进保温箱,跨越千里,为一名血液病患者带去新的希望。小代(化名)成为海南省第219例、全国第20008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
时间回溯至2020年12月,刚退役的小代在学校复读时,第一次参加献血。当护士询问是否愿意多留8毫升血样加入中华骨髓库时,他毫不犹豫地签下了同意书。“当兵时驻守香港,守护的是国土;退伍后捐献造血干细胞,守护的是生命。这都是军人该做的事。”他笑着说。这份朴素的初心,在四年后迎来了回响——今年3月,他接到海南省红十字会的配型成功通知,当即回复:“随时可以捐献!”
在捐献前的体检复检期间,小代在医院偶遇了曾在驻港部队服役时的班长、海南省第216例捐献者老莫(化名)。两人一照面,彼此眼神中都闪过难以言喻的激动与亲切。得知班长也是来捐献造血干细胞时,小代心头一热,一种深深的归属感和使命感涌上心头。“我们又肩并肩做同一件事,那就是奉献爱心,救人。”小代感慨,这份缘分和信念仿佛穿越了岁月,依旧鲜活如初。
四个半小时的采集过程中,他始终神色放松,还向护士分享起三亚疫情期间担任志愿者的经历:2022年8月,他主动加入抗疫志愿者,顶着高温每天搬运百余箱物资,防护服里能倒出水来。这份跨越时空的奉献精神,源自他对生命的深刻理解。小代在体检时告诉陪护的志愿者:“人一生都在布施中活着,施予善意者,终将被善意环抱。”他说,“这次捐献做了一件救人一命的好事,特别开心。”
海南省红十字会党组成员、秘书长李金跃、海南省红十字医学捐献服务中心副主任何庆光和海口市红十字会四级调研员熊兴成,为小代颁发荣誉证书时感慨:“从保家卫国的军人到守护生命的志愿者,小代展现了新时代青年的担当。”(李霖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