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长期以来,重庆市大渡口区实验小学秉承“启迪智慧 化育生命”的办学理念,着眼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积极开启场馆式学习的新探索,从馆到校,从校到馆,再到构建学生“生命场”,培育外健内慧的小孩童。
从馆到校 激活学生成长内驱力
如何将众多场馆资源转化为有效的教育教学资源?学校联动市、区博物馆,开展课程研发、活动设计、师资培训,进行学习方式变革的全方位探索。结合校内外场馆资源,学校从学科类、综合类、特色类进行不同维度的开发设计,如语文学科的“行走的阅读”(跟着书本去旅行)、环球自然日活动、“保护少年的你”(走访法院、律所)等,实现校内外资源互动。
场馆式学习撬动的不仅仅是更丰富的教育资源,关键是激发学生主动成长的内驱力。学生刘屹洋在场馆式学习方式的影响下,积极展开调查研究,其科技创新成果小论文《探秘重庆城门文化》参加第38届重庆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荣获重庆市一等奖。
图为学生参与暑期博物馆研学活动。
变校为“馆” 学习空间无限延伸
除了“走出去”,能否把博物馆“搬进来”?
学校在九宫庙校区打造启慧教育博物馆、在锦天校区打造自然生态博物馆、在佳兆业校区打造大渡口文化博物馆,让学生感受区域文化魅力,激发学生对家乡的热爱。
场馆资源可以从校内到校外,也可以从实体到虚拟。
为此,学校充分利用网络平台、VR技术展开了线上场馆教育,整合学校文化、学校课程、校内外场馆、网络数字资源等,让学习随时发生。
从校到馆,变校为“馆”,从线下到线上,学生的视野也迈向更远的世界,不断用脚步丈量世界,用行走思考生命成长的意义。
由知到行 真实场景下的“场馆+”学习
学生不仅是场馆的参观者、探究者,还应是“打造者”“设计者”。 为此,学校探索基于项目、真实场景的“场馆+”学习模式,为学生综合素质发展提供真实、开放的育人场景。
学校向学生提出“我是策展人”的主题思路,让学生参与展览的策划、布展、解说以及总结和再创作,在展览活动的不同阶段,每个人都有不同角色、不同任务。为让更多学生参与,学校还以艺术展学习任务单的形式,分低、中、高三段,为全校孩子们布置任务,完成深度体验。以艺术展为契机,学校还整合了家校社资源,邀请校友、家长和艺术家,以论坛、沙龙、讲座等形式,与孩子们共话艺术,小展览变成一场覆盖全校的生动的教育实践。
近两年来,学校先后举办“山水 启慧”艺术展、“行走的大思政课堂”“以艺启慧 乐动山水”管乐音乐会、“以劳慧技 向阳生长”等场馆学习实践活动,以跨学科、项目式学习为主要形式,采取任务驱动、深层体验的学习方式,促进了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
图为学校学生担任环球自然日讲解任务。
轻馆重“场” 建构生命成长的能量场
“伴随场馆式学习的深入,我们发现,对‘场馆’的定义,不应仅局限于物理空间的场和馆,而是应将整个世界、社会作为一个开放的场馆,为孩子们创造更多有利于生命成长的‘能量场’。”大渡口区实验小学教育集团校长、大渡口区实验小学党委书记李竹说。
牛栏坝,是大渡口区跳蹬镇的一处网红景点,每逢周末大约有4万人到此休闲娱乐,但在“爆红”过程中也存在不少亟待解决的问题。
学校科学社团以此为契机,设定了相关研究课题,将课堂搬到牛栏坝,带领学生实地调研,思考“牛栏坝”的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开发。在科学社团老师和家长带领下,孩子们进行了问卷设计、实地调查、人物走访等,经过几个月的调研,孩子们分析了“野生网红景点”牛栏坝走红的原因、发展前景、存在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建设性意见。
针对孩子们的深度思考,跳蹬镇政府高度重视,与孩子们举行了调研分享会,镇政府领导点赞孩子们对家乡的热爱,以及善于思考的品质,称赞他们是牛栏坝未来最好的“代言人”。
自场馆式学习开展以来,大渡口区实验小学素质教育成果丰硕。单在近两年,学生参加国际国内比赛就有500多人次获奖,两个作品获国家发明专利,多名同学获得小科学家、小发明家、科技小能手的称号。学生夏若瑀、刘屹洋获得了重庆市科技创新市长奖提名。其中,《大渡口网红景点“牛栏坝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调查研究》作品获重庆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一等奖;《箭毒蛙的生存之道》获环球自然日挑战赛全国一等奖。
(文:丁玉冰 李达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