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在10月12日至15日举办的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4)总决赛中,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无微不制”“钛基覆膜”“智驱无界”“智硫先锋”4个创新团队项目斩获职教赛道金奖。
“钛基覆膜”团队:国内首创氢燃料电池钛纤维毡覆膜技术
未来交通,氢能源汽车研发将是汽车产业转型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但是目前国内氢燃料电池性能面临导电性能波动、耐氢腐蚀性能不足等严峻挑战。经过三年科研探索,以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生于竹萍为首的15人学生团队,在专业导师的指导下找到了“突破点”。团队成功掌握导电速率稳定、耐氢腐蚀性强、韧性高的三大核心技术,实现全自主产权覆铂钛毡制造。产品经检测认证,性能达到国际优秀水准。
在漫长的钻研中,团队遇到的难题数不胜数。“就拿ZDC催化HF刻蚀技术来说,尽管尝试了多种方案,但HF刻蚀效果始终无法达到预期标准。”团队负责人于竹萍说。就在大家几乎要放弃的时候,于竹萍在文献中看到了一篇关于催化剂改性的研究,立刻带领大家尝试对ZDC进行改性处理。经过无数次的试验和调整,成功提高了ZDC催化HF刻蚀的效果。
“那一刻,整个实验室都沸腾了。”于竹萍回忆说,这个经历让她深刻体会到了科技创新的艰辛与不易,也让她更加体会到团队合作的力量和创新的重要性。
“智驱无界”团队:上千次装车实验只为一次成功
当前,中国电动摩托车市场保有量巨大,如何解决传统电动摩托车续航性能衰减、安全性能不足、爬坡动力缺乏等难题,一直是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智驱无界”创新团队思考的问题。团队历经三年,攻克电摩变挡箱技术难关,成功掌握凸轮滚柱式单向器、单向离心换挡机构及BMS电控系统三大核心技术,显著提升电动摩托车性能。
数据能让团队的贡献更具象化:PJ-02智能电动摩托车自动变挡箱扭矩传动效率与续航里程提升20%,能量损耗降低25%,档位切换速率提高20%,0.35秒内即可平滑换挡……这些数字的背后,是“智驱无界”团队花费无数个日夜的努力与心血。
从2021年开始,团队从萌生启动项目到成果落地,通过了上千次装车实验,解决了适配难问题,自动变挡箱PJ-02在体积和质量上最终实现了突破。
为了更好地匹配电动摩托车自动变挡箱,团队花了八个月时间,拆解德国、日本等十几款单向器,将传统的棘轮式单向器作为研究基础,创新研发出滚柱和浮动套结构——凸轮滚柱式单向器。同时,将两个单向器进行正反安装,形成双向同步纠缠状态原理,扭矩传动效率提升15%-17%。项目指导老师感慨,锲而不舍、坚韧不拔是对团队最好的诠释,也是最终夺得金牌的最大法宝。
“智硫先锋”团队:首批化工溶液检测设备试用产品投入使用获好评
由22人组成的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智硫先锋”团队研发出采用磁耦合谐振技术和FCH复合膜材料,极大提高检测设备的灵敏度和稳定性。
新型检测设备使用的FCH复合膜材料耐腐蚀、耐高温,保证了检测设备在恶劣环境下的稳定运行。同时,通过自研的SCA算法优化,数据处理效率和参数标准度显著提高,有效降低了误差率。此外,团队还构建了数据模型,实现了生产过程的实时监控与检测可视化,大幅增强了生产的安全性和效率。
该技术已通过中国科学院的科技查新报告认证,并申请了多项国际和国内专利,首批试用产品已在多家企业中投入使用,获得了用户的高度评价。
“智硫先锋”团队攻破这个难题,花了整整三年时间。令团队成员印象最深的是传感器中的检测线圈研发,检测精度要求达到95%—99%,但这个数据最开始滞留在90%。在大家一筹莫展之际,指导老师提出了解决方案,尝试新的绕线方式。在三个月时间里,团队不断对线圈的匝数、匝距离、轴心距离进行修正、测试,最终提高了13.2%的检测精度。
“无微不制”团队:打造国内首款适用于智能载具的全电控干式制动系统
无人驾驶是未来的一大趋势,但传统的液压制动系统无法满足无人驾驶发展需求,全电控干式制动系统被业界公认为制动系统的有效解决方案。成立项目团队就是为了寻找“答案”。
历经500多个日夜的艰苦研发,团队创新性地采用了干式制动技术,成功将制动电机、控制器及传动装置高度集成于一体,最终实现了产品的落地以及更新迭代。团队自研四轮协同核心算法,持续优化控制策略,以高精度、高性能且环保的特点,打造了国内首款适用于智能载具的全电控干式制动系统。新一代全电控干式制动系统以响应速度快、精确控制、节能环保、维护简便、适应性强、集成度高以及易于升级和缩短制动距离等优势,保证行驶安全,有力推动了汽车行业向智能化、绿色化方向的转型。
从了解难点到解决难点,最令团队成员兴奋的是与企业签订了第一笔合作订单,并将产品成功投放到了智能载具上。“团队的创新成果获得了全国创新大赛金奖,得到了企业的认可,所有付出终有了回报,科学之光照亮了我们的青春奋斗之路。”团队负责人说。
近年来,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坚持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统筹推进,不断深化创新教育改革,推动构建以产业应用技术创新需求为导向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建立科技创新与人才培养相互支撑的有效机制,着力培养高层次创新型技术技能人才。(文:丁玉冰 冯焰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