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制造业发展提供创新发展思路。
今年入选“全球灯塔网络”的一批企业通过行动证明,人工智能技术能够促进生产力发展,创造更多商业价值,并实现低碳发展目标。
例如,此次入选的中国太原重工轨道交通设备有限公司就通过采用人工智能和柔性自动化技术,不断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在大大降低产品缺陷率和成本的同时提高了产量。
工业富联深圳观澜工厂采用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新兴科技优化材料回收,追踪实时碳足迹,推进流程创新,实现可持续发展,被世界经济论坛授予“可持续灯塔工厂”称号。
“围绕人工智能的热议铺天盖地,但其带来的实际影响却往往不尽如人意。在此背景下,新晋的‘全球灯塔工厂’逆势而上,利用人工智能实现了巨大效益”,世界经济论坛如此评价这批创新企业。
人类的判断力愈发重要
尽管新一批“灯塔工厂”证明人工智能技术能够提高生产力,但是想要利用好这一技术却并不容易。人工智能越是发展,越需要考验人的能力,需要人工智能技术的使用者明确自身需求。
世界经济论坛先进制造与供应链中心专家本杰明·舍恩福斯说,“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兴起也催生了智能体的发展,包括虚拟人工智能和具身人工智能,它们有望实现更自主的运营。因此,人类将越来越多地转向战略角色,其判断力和创造力至关重要”。
人工智能技术在不同的使用者手中发挥的作用是完全不同的。
世界经济论坛认为,此次入围“端到端灯塔工厂”的海尔胶州空调互联工厂,为满足快速增长的全球需求,解决研发、交付和售后服务等环节的滞后响应问题,采用大数据、高级算法和生成式人工智能等技术,优化了整个价值链,大大缩短了设计周期和订单交付时间,还降低了海外市场故障率。正是对人工智能技术能力和自身需求的精准把握,才促成了该工厂生产力的大幅提升。
在注重人工智能技术的同时,企业还需要充分利用“人工智能+”,打开科技赋能的“脑洞”,才能最大化科技带来的增益。
“人工智能作为一种通用技术,确实是‘全球灯塔网络’许多站点数字化转型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然而,人工智能技术并不是成功的唯一决定因素。人工智能与物联网、机器人等其他技术的融合正在推动大规模的工业转型”,舍恩福斯认为。
比如,此次跻身“单一工厂灯塔”的三门核电有限公司收获了世界经济论坛的高度评价:“为了提高运营安全性,三门核电部署了40多个第四次工业革命用例,包括人工智能技术和机器人技术。”
三门核电开发的智能巡检机器人,可以实现定点定时自动巡检及远程控制操作,利用计算机视觉模块采集图像,通过AI图像识别大模型进行自我学习,实现系统设备运行状况监视、仪表数据的识别与记录、离子交换柱的有效性判断等功能,并完成巡检数据的自动整理、上传、趋势诊断,极大提升了运行巡检工作效率。
麦肯锡公司企业技术全球负责人恩诺·德·波尔认为,新晋“灯塔工厂”的实践表明,人工智能技术以及其他第四次工业革命技术不仅能创造商业价值,而且能改善环境可持续性和员工的契合度。
文/孙铁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