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作者:张帆(北京信息科技大学)
虚拟数字人“上岗”2024年5月23日,在深圳文博会上,以孙彦超老师为代表的北京信息科技大学开发的虚拟数字人首次与公众进行了深入的“面对面”交流。当虚拟数字人清晰、准确地回答出观众提出的北京中轴线知识时,人群中不时传出了人们的赞叹之声。不少人表示通过与虚拟数字人流畅的交流,自己对北京中轴线的历史文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团队研发的虚拟数字人
据孙老师介绍,为了更好地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新一届21个世界遗产委员国展示北京中轴线文物保护和监测工作成效,提升国际专家对中国文化遗产和北京中轴线的理解和认同,团队研发的这款虚拟数字人能流利地运用21国语言与公众进行交互。
但会使用21国语言仅是第一步。要设计好虚拟数字人,还面临如何让数字人形象优雅,同时和公众交互更加协调的问题。孙老师解释:“在这个过程中运用软件仔细地调整数字人的每一个细节,尤其要对面部表情、服饰纹理进行精细刻画,同时利用动作捕捉技术,让数字人的肢体语言变得流畅自然。”
紧接着要实现形象的优雅、交互协调。“最难的是虚拟数字人不仅要具备先进的人工智能技术,还要展现深厚的文化底蕴。”孙彦超说。如何才能实现?孙彦超带领团队与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专家紧密合作,对每一份历史文献进行细致的研读,确保每一个知识点都被准确地编码进数字人的知识库中。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虚拟数字人不仅能够提供准确的信息,还能够展现中轴线的文化韵味。
像眼睛一样的监测平台
除了虚拟数字人外,孙彦超团队的另一项重要工作是按照世界文化遗产监测指标体系,构建一套全面的中轴线遗产监测平台,开展对遗产保存现状及动态变化的监测,形成预防为主、动态保护的遗产监测保护模式。
北京中轴线承载着中华民族深厚的历史文化印记,饱经岁月风雨的侵蚀。长期以来,北京中轴线文物保护工作在预防性保护方面存在着监测手段落后、信息化水平较低、应急预案不足等诸多困境。
为了跨越这些障碍,北京中轴线申遗保护工作办公室推动开发中轴线遗产监测平台,以数字技术为手段,采集中轴线遗产区的遗产本体、风貌、环境和管理等信息,构建“全息感知、实时监测、智能分析、协同管理”的遗产保护体系,为中轴线提供全方位的安全保障。
从2021年起,在中轴线申遗办的带领下,在北京信息科技大学的大力支持下,孙彦超与监测团队利用5G、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经过一年多的时间深入调研、周密论证,以及夜以继日的系统开发和反复测试,最终成功建设中轴线遗产监测平台,圆满完成了相应功能的开发,实现了实时监测中轴线遗产本体变化等目标。
北京中轴线文化遗产监测与保护平台
“监测平台就像无处不在的‘眼睛’,通过高精度的传感器网络,实时监测中轴线遗产状况。无论是遗迹损坏,还是环境波动等,都逃不过它的‘法眼’。这能够帮助人们有效识别潜在风险、预防险情的发生,为北京中轴线的申遗保护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孙彦超说。
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专家张建文在中轴线现场考察评估中表示,北京中轴线监测平台首屈一指、功能全面,对遗产保护管理工作起到积极作用。同年,该平台被选为首批5G+智慧城市应用试点项目。如今中轴线监测平台已经积累了约3TB的数据,部分数据已经完成了全国首笔空间数据交易,这对于推动首都数字经济发展、建设具有示范意义的数字城市具有重要价值。
发挥信息特色
除虚拟数字人外,北京信息科技大学还配合北京中轴线申遗保护工作办公室积极推进了“数字打更人”项目。据北京信息科技大学科技处处长曹林介绍,数字打更人项目旨在创新“线上+线下”的文物普及与治理机制,推动文物志愿服务体系建设。目前,“数字打更人”项目已成为北京中轴线文化遗产保护公众化参与新范式。自2023年7月运行以来,项目以云上中轴、线下“场景码”为入口,已累计注册用户近80万人,志愿者认证人数达1.7万人,收集有效遗产监测数据7万余条。
此外,学校还致力于搭建运营化反哺体系,培育遗产共享新业态。用数字化手段将文化遗产转化为数字资产,通过市场化手段实现经济效益反哺专项基金,同时以北京中轴线VR大空间沉浸式体验展和钟鼓楼活化利用为抓手,形成国际领先的文化遗产数字化解决方案。
在中轴线档案管理方面,以配合中轴线遗产保护为中心,已建立遗产构成要素的基本台账和档案,初步形成了体现“5C”战略和遗产监测评估体系的档案。经过3年的持续建设,成果较为丰硕,现有7186份电子文件,近1608盒实体档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