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数字游民”是指那些利用现代通信技术和数字化工具,实现工作地点和时间自由化的人群,他们不受传统办公场所的限制,可以在任何有网络接入的地方工作和生活,得益于这种独特的生活方式,“数字游民”通常能够维持职业生涯和个人发展的平衡,享受工作与生活的灵活性和自由度。随着我国互联网不断普及提质,原本以城市为主要根据地的“数字游民”开始向乡村渗透,“数字乡民”这一新兴身份应运而生。“数字乡民”的出现,不仅丰富了乡村社会的多元性,更为乡村传统文化的振兴点燃了新火炬,开启了传统与现代交织、文化与科技融合的新篇章。
“数字乡民”激活乡村文化资源,促进文化传承与创新。“数字乡民”的到来,为乡村文化发展带来了新鲜的视角和创意。他们利用数字技术记录和保存乡村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如传统手工艺、民俗活动、地方戏曲等,通过社交媒体、短视频平台等渠道广泛传播,让更多人了解并关注乡村文化的独特魅力。例如,近两年,许多社交媒体平台以短视频的形式直观而灵活地展现了广东民间舞蹈英歌舞的独特艺术魅力。通过与现代数字平台的融合,英歌舞凭借其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引发观众的共鸣和情感投入,从而吸引了大量平台用户的关注和喜爱,使这种原本活跃于乡村的传统艺术得到更广泛的传播。同时,与以往传统人才返乡不同,“数字乡民”往往具备创新思维,在他们其中还有相当一部分是具有广阔见识的科研工作者、艺术家和创新创业者等,这些优秀人才能够利用自身的技术、知识和市场理念等,与当地居民共同探索乡村文化的现代表现形式,如开发文化创意产品、举办线上文化节等,实现乡村文化的活态传承与创新发展。
“数字乡民”促进乡村经济多元化,增强乡村文化自信。“数字乡民”与乡村生产生活相融合,催生了乡村经济多元化的发展模式。例如,农产品电商产业是“数字乡民”一展所长的主要舞台。一方面,“数字乡民”可以运用“物联网+电商平台”的方式将农产品、手工艺品等推送销售给各地消费者,打破农产品传统销售方式的地域壁垒;另一方面,“数字乡民”协助农民锚定产品市场发展方向,以独特的生产方式或传统文化包装和经营农产品,以此促进产品的品牌化和标准化,不仅能提高农产品生产质量,还能促使乡村的生产特色、文化特色得以传承和发展。此外,“数字乡民”从城市带到乡村的生活方式也促进了新兴产业。“数字乡民”中的许多人选择在乡村开设工作室、咖啡馆、民宿等,这些新兴业态不仅为乡村带来了经济活力,还成为了展示乡村文化的重要窗口。通过这些平台或渠道,乡村的自然风光、传统文化、特色产品等得以更广泛地推广和销售,增加了村民的收入来源,也增强了他们对自身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这种经济与文化的双重繁荣,为乡村文化振兴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和精神动力。
“数字乡民”加强城乡文化交流,推动构建文化共同体。建立城乡文化共同体旨在打破城乡之间的文化隔阂,促进文化资源的共享与互补,实现文化的相互理解和尊重,进而构建一个包容性更强、更具活力的文化生态环境,是推动城乡和谐发展、促进城乡文化繁荣的重要举措。“数字乡民”凭借其流动性和网络性特征,打破了城乡之间的文化壁垒,在促进城乡之间的文化交流与互动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数字乡民”作为城乡文化交流的桥梁,通过向其受众和城市“数字游民”分享乡村生活,让城市居民感受到乡村田园生活的宁静与美好,从而打破某些群体对乡村的刻板印象。而且,“数字乡民”分享的乡村生活点滴,往往蕴含着浓厚的乡土情怀和传统文化元素,这些内容能够深深触动城市居民的内心,激发他们的“乡愁”情绪以及对乡村文化的尊重。同时,“数字乡民”不仅是乡村文化的传播者,更是乡村文化创新发展的推动者。“数字乡民”将城市居民的文化素养和消费习惯与乡村文化结合,促进了乡村文化的创新发展和现代化转型。这种双向的文化交流为构建一个更加和谐、包容的文化生态环境提供了有力保障,不仅丰富了城乡文化共同体的内涵,也促进了城乡文化的共融共生。
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不断推进,乡村文化发展进入新阶段,乡村文化振兴需要更多适应时代发展洪流的新型人才。“数字乡民”将乡村文化与生产结合、将乡村与城市结合,为乡村传统文化的创新发展带来了新的可能,因此,要充分发挥“数字乡民”的积极优势,使“数字乡民”为乡村文化振兴赋能。这要求地方政府、市场与社会共同发力,把“数字乡民”和乡村传统文化的发展捆绑起来,并为此提供良好的政策保护、基础设施、人才发展氛围、治理环境,同时正确处理好乡村优秀传统文化与新兴数字文化的关系。
完善“数字乡民”发展顶层设计,制定相应制度和政策,拓宽各种平台和渠道。要明确“数字乡民”在乡村文化振兴中的定位、目标、路径和阶段性任务,确保各项政策与资源能够协同配合,为“数字乡民”在乡村文化振兴进程中营造良好发展生态。具体来说,首先,要出台支持“数字乡民”发展的政策措施,设计包括财政补贴、税收优惠、项目资助等激励措施,降低“数字乡民”创业和发展成本,为其提供成长空间。其次,要建立跨部门协作机制,成立由三农、文化、科技、经济等多部门相结合的专项工作组负责统筹“数字乡民”与乡村文化振兴融合进程,打破部门壁垒,整合资源,形成合力。最后,基层单位要助力搭建线上线下相结合的交流平台,以此促进“数字乡民”与相关产业企业、乡村居民和城市消费者等多方互动,加强邻近地区“数字乡民”的交流,在拓宽信息获取和资源共享渠道的同时,也推动“数字乡民”与周边乡村、县域和城市各方联动,形成灵活且稳定的利益共同体、文化共同体。
加强乡村数字基础设施建设,为“数字乡民”大有作为提供基础保障。强化乡村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是提升乡村数字化水平的首要条件,也是“数字乡民”能有所作为的前提。具体而言,应聚焦于三个方面:一是要全面加速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缩小城乡与地区间的“数字鸿沟”,加大农村宽带网络和移动通信基础设施建设力度,确保乡村地区广泛覆盖高速、稳定、安全的互联网接入,为乡村文化数字化奠定坚实的网络通信基础;二是要着力打造公共支撑平台,构建集成化、智能化的乡村信息服务体系,建立智慧乡村、电子政务等乡村综合信息服务平台,集成农产品销售、乡村旅游、文化教育等功能,为“数字乡民”提供一站式服务,同时也为乡村居民提供便捷、高效的数字化服务体验;三是要积极推动传统基础设施的数字化升级,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改造和提升农业、水利、交通等领域的传统设施,同时推广智能终端,鼓励和支持乡村居民使用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智能终端,推进实现乡村生产生活的智能化转型,以乡村数字化为乡村文化振兴注入强劲动力。
充分发挥“数字乡民”优势,积极运用数字人才的现代发展理念与技术能力。为了最大化地利用“数字乡民”所具备的技术专长与前瞻理念,促使“数字乡民”分散到多个领域落地开花,鼓励“数字乡民”将个人所长应用于农产品营销、乡村旅游开发、乡村文化传承等方面,实现“数字乡民”与乡村文化振兴的深度融合。一是要因地制宜建立乡村文化数字创新孵化中心或工作室,为“数字乡民”活化乡村优秀文化、讲好乡村故事、推动乡村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提供创意展示、技术交流和项目孵化的空间。二是要加大吸引和培养数字人才的投入,一方面要通过支持创新创业的方式激励外出求学的大学生或能干的年轻人化身“数字乡民”,返乡投身乡村数字文化建设,另一方面也要完善人才培养、选拔、使用、评价、激励机制,聚天下英才突破技术创新和落地的壁垒,造就一批集优秀文化与数字技术于一身的复合型人才队伍,激发乡村文化创新活力。通过完善吸引、培训和充分利用“数字乡民”的链条,不仅能够有效吸纳并转化外部带来的技术优势和人才资源,更能将其根植于乡村土壤之中,激发并增强乡村自身的内生发展动力,推动乡村文化的繁荣振兴与可持续发展。
推动构建和完善乡村数字治理体系,提升乡村数字文化治理效能。随着文化产业数字化的深入发展,数据已成为文化产业的核心资源,但是由于技术不够先进、标准不统一等原因,数据要素存在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的风险,导致“数字乡民”无法有效利用数据资源,不仅可能损害居民的合法权益,还对乡村文化数字化转型造成严重阻碍。活用“数字乡民”,必须瞻前顾后、全局思考,以推进治理体系化为乡村文化振兴保驾护航。一方面,要提升数据资源安全防护能力,尊重和保护村民的个人隐私和信息安全,加强乡村传统文化数字资源的安全防护工作,防止数据泄露和非法访问;另一方面,要强化法律法规支撑,完善相关的法律条文,保护“数字乡民”创新作品的知识产权,规范数字文化内容创作、传播和交易行为,以此激发“数字乡民”促进乡村文化振兴的牵引力。
在推进乡村文化振兴与“数字乡民”发展相结合的进程中,也要正确处理好传统优秀文化与数字时代新兴文化的关系。“数字乡民”的工作不仅彻底革新了乡村农产品、特色文化产品的生产、传播与消费模式,更破解了城乡文化隔阂藩篱,加快形成文化共同体,是促进乡村文化创新发展的驱动力,也是乡村文化振兴的新机遇。但是,“数字乡民”也不可避免地带来数字时代的新兴文化,对传统文化造成冲击,在促进乡村文化创新发展的同时,也可能不利于传统文化“原汁原味”的传承。因此,需要因地制宜发展数字时代新兴文化,正确处理优秀乡村传统文化与新兴数字文化的关系。要促进传统文化与数字技术融合,应用最新数字科技全景式呈现乡村优秀传统文化,让公共文化场馆成为展示文化数字化成果的空间,使传统文化以更加生动、便捷的方式走进大众生活。在推动优秀传统文化数字化的同时,也要注重增强国民的民族文化认同感和文化自信,避免优秀传统文化被新兴文化同质化、庸俗化,使乡村优秀传统文化成为增强民族凝聚力的强大力量。
随着“数字乡民”这一新兴身份在乡村社会的崛起,乡村文化的振兴之路正展现出前所未有的活力与希望。“数字乡民”不仅是乡村文化的记录者、传播者,更是创新者和推动者,为乡村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注入了新鲜血液。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科技的持续进步和政策的不断完善,“数字乡民”将进一步在乡村大地站稳脚跟,让乡村文化在新时代的浪潮中焕发出更加绚丽的光彩。
林 铨(福建师范大学经济学院)
林寿富(福建师范大学经济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