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文章作者:上海中医药大学 王馨玉
科学审核:"达医晓护"医学传播智库“肩护人”栏目主编,上海中医药大学康复医学院传统康复教研室 孙萍萍
每年的10月22日被定为“国际口吃日”,这个特殊的日子旨在提高大众对口吃问题的认知。据美国口吃基金会显示,全球约1%的人,超过7000万人受到口吃的困扰,在我国这一数字则超过了1800万。然而,国内对于口吃的正确认知相对匮乏,从事口吃干预治疗的言语治疗师资源匮乏是此现象的重要因素。随着国家在康复医疗上的大力投入,国民生活质量要求不断提高,言语治疗逐渐受到重视,并在快速发展。此文将带领大家认识和了解口吃。
什么是口吃?口吃是一种疾病吗?
口吃俗称为“结巴”,一般意义上口吃并不是一种疾病。口吃是最常见的言语流畅性障碍,以说话时音节、音位和词语的重复(我一一要回家)、拉长(我一一奥回家)、中断(我一一奥回家)或震颤为核心特征。口吃发生的时候可能伴随不自然的面部和身体动作,产生逃避口吃发生的行为,累积口吃带来的负面情绪,因此,从广义上说,口吃是一种广泛的生活问题,如紧张与挣扎、回避、情绪与认知反应、沟通困难等。
口吃的成因是什么?
口吃的成因是多因素的,涉及神经-运动、环境-社会、认知-心理、基因-遗传等诸多层面问题,且各因素间存在复杂的交互作用,其诊断评估和干预治疗存在相当的难度,是一类复杂的言语障碍。
基因:口吃存在一定的家族遗传性,口吃的孩子存在口吃家族史的比例较高,基因完全一致的同卵双胞胎比异卵双胞胎更容易同时出现口吃问题。口吃对男性的影响大于女性,男性儿童比女性儿童口吃的发生率更高,且女性成年后口吃概率远低于男性。一些研究发现AP4E1基因和GNPTAB基因异常口吃的发生发展具相关性,但目前还未发现口吃具有明确特定的致病基因,如21号染色体异常导致唐氏综合征。
神经生理:口吃者大脑中负责语言区域的运作方式与正常人相比有一定差异。大脑成像研究的结果表明,口吃成年人说话时右半球活动较多,而通常负责说话的左半球活动较少。另外,口吃者在处理听觉信息方面更困难,在感觉运动任务上的反应时间也更慢。
情绪和成长环境:当儿童说话时出现不流利现象,会产生一定与说话有关的负面情绪,随着这种情况的进一步加深,周围环境的压力等多种因素的糅合(父母对孩子的指责、同学的嘲笑、同事不可言说的目光等),会进一步加重口吃行为。性格较为敏感的儿童在说话时可能会比其他人经历更多的负向情绪和焦虑。情绪因素很难衡量,也不能被认为是口吃的主要原因。然而,在语言发展的关键时期,负面情绪可能会给口吃的儿童带来额外的认知负担。
以上三个被认为是口吃产生的最主要诱因,但口吃的出现往往夹杂着多种复杂的原因,因此在评估和治疗时要多角度全面观察,消除所有潜在因素。
如何治疗或改善口吃问题?
尽管没有完全治愈口吃的方法,但有多种方法可以缓解。一些方法侧重于减少言语不流畅现象,而另一些方法侧重于接受口吃并减少沟通焦虑。重要的是为每位患者设计个性化的干预方案。
对于儿童,特别是学龄前儿童的口吃干预,家庭干预处于核心位置,家长需要建立“正常的不流畅”和“口吃式的不流畅”的鉴别能力。而目前一些普遍错误的做法是,当儿童出现言语的不流畅,家长会把孩子送去诸如“小主持人班”等高语言压力的环境下,背诵很难的绕口令等等,配合过于严厉的教育风格,导致儿童的“发展程度”与“能力要求”失衡,是慢性口吃的高危因素。父母要学习做一个好的倾听者,安排时间和孩子愉悦地相处,让孩子知道自己是被爱的,不要以“口吃”吸引家长的关注。
当遇到成人口吃者,与他们交流时耐心倾听,不要吝啬自己的关爱,给予他们理解和鼓励的眼神,保持眼神的接触,避免露出不安或难受的表情,耐心地、平静地等待,直到口吃者把话说完,不要急于帮助口吃者把话说完,或者补充他所中断的词语。此外,让口吃者觉得你所关注的是他所讲的内容,而不是他讲话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