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光明网记者王恩慧 董腾飞
“老老人”的内涵如何界定?“老老人”需要什么样的服务?以何种方式送达?政府承担什么样的责任?建立什么样的协作机制?如何解决支付能力不足问题?近年来,随着我国老年化进程的加快,社区居家中“老老人”(即80岁以上的老人和部分或完全失能的老人)的长期照护问题愈加凸显,也越来越受到各级政府的重视。
5月11日,由中国人民大学首都发展与战略研究院(以下简称“人大首发院”)和中国民主建国会北京市委员会(以下简称“民建北京市委会”)联合主办的首都治理热点问题研讨会(第7期)在中国人民大学举办。会议聚焦超大城市“老老人”照护服务,为相关问题的整体解决提供方案。
“老老人”的照护是民生更是民心工程
面对老龄化和高龄化加剧趋势,“老老人”照护问题成为“刚需中的刚需”。而有效应对人口老龄化,事关国家发展全局,事关亿万百姓福祉。在会议中,民建中央副主席、北京市委会主委,北京市副市长司马红表示,民建北京市委始终坚持围绕中心大局,积极建言资政。自2011年起,持续深耕养老领域,形成的调研成果为服务首都人口老龄化的社会治理发挥了积极作用。
从2018年起,民建北京市委会与人大国发院合作举办了4届智汇养老北京高峰研讨会,已经成为北京民建参政议政的一张金名片。正如此次民建北京市委会与人大首发院合作,共同发布北京市“老老人”长期照护的整体解决方案研究报告,为首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建言献策。
“‘老老人’的照护是民生工程,更是民心工程。民建北京市委会将继续集智聚力、深研细作,为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北京方案献计出力。”司马红表示。
中国人民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王轶表示,本次会议与民建北京市委会合作,聚焦超大城市“老老人”照护服务这一突出问题,并发布“超大城市‘老老人’照护服务的整体解决方案”研究成果,体现了“急市里所急”,是响应北京市战略部署的具体举措。面向未来,人大首发院将继续聚焦首都研究,为首都现代化建设贡献更多智慧和力量。
共同来解“老老人”之痛
“截止到2023年,北京市‘老老人’规模不低于88.74万人,到2035年将超过145.6万人,‘老老人’照护问题将十分普遍,完善‘老老人’照护服务的政策体系已经迫在眉睫。”在主报告发布环节,民建北京市委会副主委、人大首发院研究员黄石松从年龄上“更老”、身体功能上“更老”两个维度对“老老人”的基本内涵进行了界定,清晰地勾画出了“老老人”的“群体像”。
基于老龄化先行国家的经验与教训,黄石松建议:建立“老老人”的综合分析和预警机制,实现“应知尽知”“应评尽评”;完善战略规划与配套设施布局,实现供需精准对接;建立多层次医康养服务协同机制,形成三级服务网络,“五床联动”机制和智慧服务模式;循序渐进推动老年健康服务深层次改革,在家庭照护支持、医疗保障制度改革、普及长护险等方面精准发力;多措并举化解人力资源不足的矛盾,尤其是注重新技术在照护服务方面的应用。
民建北京市委会经济委员会委员、中央财经大学财政税务学院教授杨华从国际上照护服务的类别划分切入,探讨了我国长期照护服务中人才需求大、医疗服务人才不足、培训体系亟待完善等现实问题。她认为,实现我国长期照护服务人才队伍良性发展,需要稳定现有护理人才队伍,优化护理人才培养机制,完善护理专业人才培养教育体系,利用潜在人力资源发挥互助养老作用,并着力健全正式、非正式养老照护者支持政策体系。
我国目前正在开办长期护理保险试点,对此,第十三届全国政协委员、九三学社北京市委会副主委吴明以供需结构为分析框架,探讨了我国居家、社区及机构养老护理服务供给中存在的需求撬动不足、供给资源闲置、供需匹配不精准等问题。
“当前的关键是解决筹资问题。”吴明建议,在发挥政府一次性财政支持作用基础上,继续发挥医疗保险、养老保险的作用,并尽快推广普及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出台配套政策、监督机制。
共同推动老龄健康工作
与会嘉宾普遍认为,此次发布的主题报告具有鲜明的问题导向,对“老老人”的内涵界定、规模测度等符合客观实际,对“老老人”照护中存在的问题分析深入实际,提出的政策建议,既具有国际视野和前瞻性,也切实可行,为政府工作提供了切实参考。
北京市有关单位负责人介绍了北京市居家养老下一步即将开展的工作、医养结合工作的重点。国家卫生健康委老龄健康司副司长刘芳表示,老龄健康工作是一个“得民心、顺民意、保民生”的事,也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调动各方面力量统筹推进。积极老龄观和健康老龄化理念是先导,失能老年人是服务重点,居家社区是主阵地,队伍建设是保障,“互联网+”是有效的手段。要完善政策措施,进一步提升服务能力、改善设施条件、加强队伍建设,深入推进医养结合的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