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今年9月14日,一场“结对认亲”活动在厦门市集美区后溪镇二农社区埭溪桥社举行——在集美区深入开展“百校联百县兴千村”行动暨深化校村结对行动发布会上,集美区人民政府与华侨大学、集美大学进行校地共建签约,后溪镇后溪村与集美大学诚毅学院、兴才职业技术学院作为在集高校(科研院所)与村(社区)代表进行校村结对签约,共结成2个校地“对子”、31个校村“对子”。
近年来,集美区充分发挥嘉庚故里、百年学村的资源优势,把人才作为乡村振兴的“源头活水”,不断擦亮“引智下乡”工作品牌,加强与辖区高校(科研院所)的交流互动,推动校地、校村结对共建,在乡村产业规划、乡村建设、社会治理、文化传承、文旅发展等方面深度合作,为乡村高质量发展拓宽新思路、谋划新举措,积极探索乡村人才振兴的“集美路径”。
精准匹配供需 ,31组村校“结对认亲”
2023年初,由集美区委乡村振兴办、文教区管委会共同牵头成立校村结对专项小组,制定《集美区深化校村结对助推乡村振兴行动方案(2022-2025年)》,实施科技创新、乡村实践、乡土文化、才聚乡村等4项计划,明确专业服务进村、揭榜挂帅解难题、乡村创新创业等12条行动措施,为校村结对工作提供指引遵循。
着力完善帮扶机制,集美区推动校村结对行动与“百校联百县兴千村”行动、“四方共建”等有机融合,建立“一村一区领导一镇领导一国企多校多部门”的全方位挂钩帮扶工作机制,打造“区领导挂钩联系、市区机关牵头协调、高校(科研院所)引智助力”的工作模式,统筹整合多方资源,凝心聚力共同助推乡村高质量发展。
方向明确了、任务确定了,更需精准匹配供需。在摸透各高校(科研院所)、村(居)的实际情况后,集美区制作高校(科研院所)、村(居)基本情况汇编,组织召开座谈交流双选会,找需求、问计策。由高校(科研院所)逐一介绍学校资源禀赋、成功案例,村(居)逐一介绍村情村貌,“面对面”明确各自供需,精准匹配“能力清单”与“需求清单”,推动结成2个校地“对子”、31个校村“对子”。
整合多方资源,搭建“聚才”平台
绿色展览、环境教育、建筑科普……今年,集美区灌口镇双岭小学来了一群特殊的“老师”,他们来自华侨大学,给孩子们带来一堂堂丰富多彩的素质拓展课,为农村孩子打开了一扇放眼看世界的“窗口”。这些来自华侨大学光明之城乡村振兴服务站——集美双岭站的高校师生,还深入13个村民小组开展调研、访谈,为双岭村编写村志,为乡村文化建设收集第一手材料。
近年来,通过推动乡村建设高校联盟高校成员的人才技术、智力资源优势与集美农村优势相结合,华侨大学光明之城乡村振兴服务站集美双岭站、华侨大学乡村振兴工作站集美站、集美大学二农社区乡村振兴工作站相继成立,成为加强乡村建设人才培养和开展乡村建设驻村服务的“孵化器”。
为推动高校院所的资源成果在集美转化落地,集美区筹备建立乡村振兴专家智库联盟,依托高校产业技术联盟发动高校(科研院所)充分发挥专业学科优势,搭建产学研合作平台,整合辖区高校(科研院所)、集美嘉庚乡村振兴学堂、温铁军教授乡村振兴团队、乡立方集团、中国农大等多方资源。截至目前,智库已征集到12所院校(所)近150位专家信息,与近50名乡村振兴专家达成初步合作意向,征集可授课课程近130个。
集美区两岸青年助力乡村振兴活动启动仪式在后溪村城内社举行。
此外,集美区还充分发挥拥有两个国家级台商投资区的地缘优势,调动辖区高校的两岸青年力量,助力乡村振兴。华侨大学、集美大学、厦门理工学院等高校携手“聚融壹家”台湾青年双创基地,组建两岸青年集美乡村振兴调研团队,发挥专业特长积极参与集美乡村建设……一系列校地合作活动,为在集台青、两岸“新农人”深入探讨交流乡村振兴发展之道搭建了平台。
挖掘乡村特色, 丰富“引智”形式
今年4月,由福州大学厦门工艺美术学院(下称“厦门工艺美院”)举办的“美美市集”在后溪镇岩内村埔中央篮球场开市。厦门工艺美院学生们变身摊主,带来了自己的原创作品——雕刻工艺品、手作陶瓷、漆艺手作、异次元手办等好物。数千名学生和村民、游客一下子涌入,给埔中央这个城中村带来人气商气。
为什么要举办本次“美美市集”?本次市集的发起人之一、厦门工艺美院绘画系主任陈圣燕说,乡村振兴不仅要“塑形”,更要“铸魂”。在田野调查中,师生发现学校周边的城中村离厦门北站近、民宿多、高校密集,在基础设施、人才、产业、文化等方面有很大的提升空间,于是萌发了将艺术活动引入埔中央的想法,激活村庄旅游活力。
近年来,集美区坚持调研先行,动员集美师生开展乡村“走透透”调研,深入挖掘乡村特色亮点,丰富“引智”服务形式、拓展“下乡”活动阵地。在调研基础上,集美区结合精品村、试点村打造,策划实施5个“引智下乡”项目,涵盖文创产品设计、实践课程及展览、旅游线路策划、“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等。
集美区乡村振兴“引智下乡”活动走进后溪镇黄地村。
据介绍,依托“校+村+企”三方共建模式,集美区推动厦门理工学院与高新环保企业万嘉清水创办乡村振兴产业学院,开展农村污染治理、乡村产业振兴发展等产学研合作,建设后溪镇许庄村百亩高标准水稻田;后溪镇黄地村引入火炬高新集团、厦门理工学院等帮扶单位资源,在原黄地小学成立黄地村乡村振兴培训基地,多方联动共同推动乡村振兴发展,为乡村振兴提质增效。(文:雷渺鑫 庄鹭欣 黄晶晶 图片来源:集美区委乡村振兴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