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作者:郑 慧
这是最好的年代,是智慧的时代,是光明的季节,信息爆炸和技术井喷构成了新科技革命的火焰,电子计算机与通信技术的结合将人类带入了一个全新的互联网时代。截至2021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达10.11亿,其中青年比例接近百分之四十。当代青年生长于网络信息勃发的时代,与其他互联网用户群体相比,青年的生活方式、社交娱乐等都与互联网深度融合,其成长发展深度受益、也深度依赖于信息网络,与网络有着较高的契合度,是中国网民的主体,是互联网运用最活跃的社会群体。可以说互联网塑造了中国的青年,而青年也成就了中国的互联网。
然而,新的技术往往带来全新的社会治理挑战,平台的虚拟性、开放性与登入门槛的不断降低在给予人们更加丰富的信息来源与更加包容的交流环境的同时,也使得网络信息稂莠不齐,网络环境混乱无序。近年来党和国家保持对网络文明的高度重视,净化网络风气、滋养网络空间的措施频出。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更是明确提出“加强网络文明建设,发展积极健康的网络文化”,将其上升为2035远景规划的战略选择,新时代的突出议题。
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无礼则不宁。网络文明是人类文明秩序在互联网时代的新延伸,是当代社会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社会发展的大势所趋。但在网络发展方兴未艾,技术改革月异日新的背景下,随着信息化、网络化、数字化和智能化的更新迭代与彼此强化,现有的监管制度和文明规范难免相对滞后。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积土成山非斯须之作,建设网络文明需要全社会的广泛认同和共同参与,是与每一个人息息相关的社会工程,不能仅靠一人一夫之力,也非一朝一夕之功。青年是网络文明的主要受益者,也是网络文明建设的有生力量,在网络文明的社会建设中能够,也必将起到承上启下的关键作用。
因此,为构建文明和谐的网络环境,营造风清气正的网络空间,广大青年既要有长期坚持将行千里的觉悟,又要有迫在眉睫立即行动的紧迫,既要有共同参与人人有责的号召力,更要有从我做起身体力行的使命感。青年应当以构建文明网络空间为己任,自觉接受思想教育,提升过滤虚假信息的能力,增强判断真相的本领,树立正确的道德理念,强化科学的法制观念,文明上网,谨慎做人,无论线上线下,都能以强大的自律意识和自律能力,以法律为红线,以道德为规范,清神正气。另一方面,青年要主动了解、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红色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在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土壤中汲取养料,在社会主义丰富的精神文明中获得支撑,摆脱无病呻吟的消极颓废,远离娱乐至死的低级趣味,树立有温度文化自信,形成有道德的文化精神,培育有筋骨的文化灵魂。
鲁迅曾经期待,“愿中国青年都摆脱冷气,只是向上走,不必听自暴自弃者流的话。能做事的做事,能发声的发声。有一分热,发一分光。” 少年有奇志,万象具更新,愿广大青年们成为一颗种子,燃成一只火炬,做新未来的开创者,新风尚的引领者,也做网络文明的践行者,做新时代的最强音。(郑 慧)
(注:中国互联网发展基金会中国正能量网络传播专项基金资助支持项目“2022年网络评论‘创四优’竞赛活动”征集作品选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