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作者:大连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吴蒙华
吴蒙华,教授,博士生导师,全国优秀教师,辽宁省教育系统“最美教师”,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负责人,“连大精神奖章”获得者。
图为吴蒙华荣获辽宁省“最美教师”称号(2019.9)
在教书育人过程中,他始终把学生当成自己的孩子,把同事视为自己的朋友。在每一个教学环节中做学生的良师益友,在细微中以人格魅力影响学生做人、做事的态度。坚持以学生为本,带着激情去讲课,注重课堂学习效果,以学生掌握知识为目标。连续两届(2019年度、2021年度)获得大连大学本科课堂教学质量“卓越奖”,连续多年学生评教成绩优秀。
认真完成每一项教学工作。在本科生课堂教学中,他认真准备每一节课的教学内容,认真研究有效的教学手段和方法,认真对待课堂上学生提出的每一个问题、认真批改每一份作业、精心讲好每一节课。多年来,坚持每天关注主流媒体的有关报道,第一时间把有关制造业的最新信息以文字、图片、视频等方式融到课堂教学内容中;结合当前我国装备制造业现状及发展特点,收集、整理典型案例。在丰富教学内容、扩充知识面的同时,在点滴中、潜移默化地把课程思政与专业知识学习进行有机结合。例如:中央电视台新闻播放的“天和”核心舱外的大型(10米长、七个自由度的)机械臂内容介绍,及时收集、整理出来,融入下一学期的《工业机器人技术》(第四章:机械系统)、《机械工程导论》课程中,以此为切入点,展现我国航天大国能力和高端装备制造水平,以此来表达科技工作者对党和国家的情怀。再如:2020年春天全球口罩、呼吸机等防疫物资紧缺期间,我国作为全球制造业大国,利用国家制度优势和自身产业链齐备的特点,在短时间内给全球提供了足够数量、物美价廉的防疫物资,为全世界的疫情防控做出了重大贡献;在《机械工程导论》课程中以此为教学切入点,使新生既了解了口罩、呼吸机自动生产线的相关知识,也增强了作为中国人的自豪感。
做学生的良师益友。在历年的新生入学专业教育和新生导航课中,第一时间把自己的联系方式(手机号,电子邮箱)公布给学生。为了便于与在校学生和毕业的学生始终保持联系,18年来,手机号和电子邮箱从未改变,手机一直24小时处于开机状态。经常收到本专业在校生咨询有关学习和考研等问题、毕业生咨询有关工作中遇到的技术难题和产品研发如何解决等问题,都力争在第一时间内与他们进行交流、耐心解答,尽可能给予详尽回复。让我欣慰的是,每年在教师节和春节我都能收到大量来自学生的祝福信息,每一条我都会仔细阅读并回复。
始终以学生为中心。受疫情影响,近三年的课堂教学和指导学生毕业设计、课程设计等工作基本是在线上进行,我经常保持全天候工作状态,除了规定的上课时间和指导时间外,学生有问题或疑问,不论是子夜还是凌晨,只要收到学生发来的信息,第一时间即给学生回复。我认为早一点给学生答疑解惑,学生就能早一些掌握有关知识、早一些安排下一步的学习、开展下一步的设计工作,为学生争取更多的学习、设计时间,老师辛苦一些也是值得的。多年来,在指导学生毕业设计过程中,始终按照专业指导学生数量的上限规定,每年指导8名学生毕业设计,且主动接纳多名学习能力较弱、挂科较多的学生做自己的毕业设计题目。相较于指导学习能力较强、成绩好的学生做毕业设计,指导学习能力较弱、挂科较多的学生,显然更辛苦、付出也更多,而且学生获得优秀、良好的比例通常会较低。但本着尽可能不让学生掉队的想法,尽自己的能力、发挥自己的优势,以学生能多学知识、顺利毕业且为毕业后的工作打好基础为目的,作为教师个人辛苦些、多付出些、多些耐心是应尽之责。在具体指导过程中结合毕业设计内容,在严格要求学生按照学校和专业规定认真开展毕业设计工作的同时,有意识、有针对性地结合每个学生的具体情况和特点,采取各种有效方法,不但使学生及时复习、巩固已学知识,同时鼓励学生自主学习相关新知识,树立自信心。例如:在指导学生进行关键零件设计过程中,不仅仅是指导学生完成零件图绘制,而是把《机械工程材料》(涉及材料选择和热处理等知识)、《机械制造技术基础》(涉及零件加工工艺、机床、夹具、刀具等知识)、《工程力学》(涉及零件结构合理性、力学性能计算、安全性校核等知识)、《机械设计》(涉及零件功能、结构尺寸等知识)、《互换性与技术测量》(涉及零件加工公差和表面粗糙度值确定、技术要求等知识)、《工程制图》(涉及零件图规范绘制、AUTOCAD等软件应用等知识)等相关课程的知识统一组合起来,从点到面,举一反三,使学生真正学会如何正确有效运用所学专业(基础)知识。及时关注学生毕业设计过程中每个环节的完成情况,分析出现问题的原因,对取得进步的学生予以及时鼓励和表扬。多年来我累计指导的140余名应届毕业生全部顺利完成毕业设计并通过答辩。
图为吴蒙华在认真指导研究生。
为了给专业创造更好校外实践条件,同时考虑专业学生中有相当比例来自南方省份,兼顾其校外实践的便利性和就业去向,我通过不断沟通和努力,在深圳合资民营企业(弘丰塑胶制品深圳有限公司)建立了校外实践基地。除了严格执行学校校企合作开展实践教学的规定和要求外,还利用个人关系,给在该基地参加毕业实践的学生争取到了较好的实践待遇和生活条件,如:由企业给学生提供大连——深圳往返机票费用,学生下车间实践的补助3000元/月,学生的住宿、早餐与午餐免费(午餐按照企业中层干部标准执行),给每位学生配置单独使用的电脑、办公桌椅等。两届学生在该基地参加毕业实践后,收获很大,为顺利走向工作岗位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严谨治学。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我以身作则,严格要求,团队中形成了严谨求实,团结一致、拼搏向上的学术风气和氛围。我始终坚持对所指导研究生的学位论文三审制,对研究生拟发表的每一篇学术论文逐字逐句审阅修改3遍以上。以2018届硕士研究生何杰同学为例,由于何杰同学本科就读于环化学院的过控专业,机械制造技术基础和特种加工工艺知识几乎为零,为了他后期实验研究工作能顺利开展,我专门和他一起制定了特殊的学习计划,指导他尽快掌握了相关知识;对他提交的每一篇学术论文进行逐字逐句地修改多达6遍,并在每次修改后当面讲解如何完善论文结构及为何修改,让他“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何杰同学毕业前完成的两篇学术论文分别发表在核心期刊《机械工程材料》《功能材料》上,毕业时被大连知名外资企业——格劳博机床(中国)有限公司录用。在我所指导的硕士生中,他是我花费力气最多的学生,也是成长最快、最让我感到欣慰的学生之一。多年来共培养硕士研究生26名,所指导的研究生全部实现高质量就业(包括攻读博士)。
对每一个学生、每一件事认真负责,是我做人做事的法宝。我愿永远做学生学业的领路人和成长的知心人。
图为吴蒙华在耐心指导学生课外实践。
每每面对学生,都不曾忘记自己的梦想,不曾动摇过育人之心。拥有着高校教师对教育事业的赤诚之心和强烈责任感,我对所从事的事业永远充满着无限热忱。逝去的年华会成为鬓边的白霜,“非凡”的岁月却化为推动我继续前行的力量。在平凡的课堂上潜心育人,我相信,我将收获整个春天和满园芬芳的桃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