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作者:辽宁省本溪市溪湖区河西街道仕仁社区三和小学 陈海龙
“爱”是每个教师工作的基本准则,同时“爱”也决定了教育工作并不简单是一种职业,而是一种事业,我一直以享受的心境来对待我所从事的职业,当我面对一双双天真的眼睛时,充溢我心中的是享受,是幸福,是陶醉,这是我一直努力工作的动力,我会始终保持这样的激情,投身到教育工作之中去。
我于1998年毕业于本溪市师范学校普师专业,当年就被分配到了溪湖区南山小学,可以说,当时的南山小学是条件最艰苦的学校,面对残破的校舍我并没有感到失落,反而激起了我工作的热情,越是艰苦的环境越能锻炼人的意志,凭着年轻人的激情和冲劲,我在南山小学工作了半年的时间,就是这短短六个月的时间,使我更加坚定了自己投身教育事业的决心。1999年南山小学与仕仁小学合并更名为三和小学,换了新的环境,我还是继续自己的班主任工作,工作的劲头更足了。从1999年至2011年我共送走了五个毕业班级,这其中有过多少的艰辛与汗水,有过多少的误解与眼泪,我都记不清了,只有与学生在一起的快乐和喜悦仍浮现在我的脑海之中,我觉得这些就足够了,学生能生活在一个愉快的环境中,健康地成长,作为他们的班主任我很欣慰,能让学生获得快乐这是我一生的追求,我会保持下去,这也是我的责任!
班主任工作教会我,一个优秀的班主任,应该俱备童心、爱心和责任心。童心使我能够和孩子融为一体,爱心使我能“把整个心灵献给学生”,责任心则能使我站在人生和时代的高度,从面对普通学生到特殊儿童,这是一个新的挑战,需要我们付出更多的“爱”,让心灵感动心灵。
2011年学校由原来的普通小学转型为特殊教育学校,我也从一名普教班主任变成了特教班主任,这完全是个“陌生”的角色,但不知不觉已经过去了十年,这十年中,我更加体会到身为特教老师身上责任的重大,对特殊儿童的“爱”要更多。
改变特殊学生的言行——与他人正常沟通
我所任班级里有个学生叫小孟,他的程度较轻,有一定的语言表达能力,但主动沟通能力差,由于以前没有良好的行为习惯,与他人交流起来问题很多。我从最简单的沟通开始训练小孟,比如:以前由于个别老师不太注意,对其他老师的称呼不太规范,如“老曹”等,小孟就模仿这样去称呼老师,我就和小孟说这样称呼老师是不礼貌的,开始他并不明白,还是这样称呼,我就潜移默化地影响他,在他面前和其他老师说话时给他一个示范,渐渐地小孟有了变化,有一天曹老师和我说,今天小孟和他打招呼,称呼他“曹老师”,我听了以后觉得对小孟的训练有了效果。
对于特殊学生,特别是自闭症儿童来说,他们很容易受到其他方面的影响,导致情绪化行为的产生,但只要在互相尊重的基础上慢慢沟通,像小孟这样的特殊学生还是容易改变的。
课下我经常让小孟帮我去取快递、送材料、打水、清扫卫生等,这些看似简单,但是对于自闭症儿童来说,开始的训练比较难,如果一个指令包含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动作行为,有时候他们就不知所措。小孟刚开始也是如此,我就循序渐进,让他慢慢去领会其中的意思,他在实践中渐渐明白了指令的含义,以后有更多事情我都是让他去做,班级其他同学出现一些问题,小孟也能帮助他们解决,成为我的“助手”。我坚持了有一年的时间,小孟的主动沟通意识增强了,能和他人进行简单的语言沟通,而且语言表达能力也有了明显地提升,可以在活动中代表学生进行讲话,这可是不小的进步!
校运动会上,小孟同学代表全体学生发言
身为特教老师,对学生的爱不是表面的形式,而是用心去爱,但不是溺爱,而是负责的爱。学生力所能及的生活自理能力,我们不能替代,只有让学生不断尝试,他们才能有进步,这才是真正的爱。
教育需要智慧,教育智慧来源于对学生、对教育事业的热爱。爱因斯坦说过:“热爱是最好的老师。”当我以融入学生当中为快乐,以从事教育劳动为幸福时,我也得到了学生的爱戴,享受着学生们给予的关爱,我的内心便受到了莫大的鼓舞。
提升特殊学生的生活技能训练——解决生存问题
“大辛子”也是我的学生,他是自闭症患儿童,语言能力差,只能发出一些单音和词组,认知能力较强,有一定的书写能力,动手能力强,但情绪化行为比较严重,如果遇见不喜欢的人,就会说“再见”。大辛子的妈妈在我刚接班时,没有别的要求,就是希望能把孩子的情绪问题改变一下。
学生情绪不稳定的时候,利用写字转移注意力,安抚情绪
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和观察,我明白了,其实大辛子在紧张的时候就会出现情绪化行为,有时哭、有时笑,喜怒无常。针对这一点,我在训练过程中主要训练减轻他紧张的情绪。
首先对于他所要掌握的知识点尽量降低难度,适合他的认知程度,渐渐的大辛子的情绪好多了,家长非常高兴。我给家长一个建议,就是训练大辛子的生活技能,家长刚开始也不太接受,但是他的妈妈还是开始尝试训练生活技能。就这样一训练就是两年多,大辛子的变化显著。假期他的妈妈在家中训练,都是第一时间给我发一些大辛子训练的视频和照片,比如:切土豆丝、包饺子、蒸米饭等等,做的非常好,我非常高兴,同时也能感受到家长激动的心情。现在大辛子完全可以独自做家务,家长感到付出得到了回报,这也是我最希望看到的。
家校配合共筑“康复”之路——做好家庭康复指导工作
由于每个残疾儿童的家庭情况不同,家长受教育的程度也不同,因而家庭康复指导工作非常重要。2021年的暑假,我承担了两名在校残疾儿童的家庭康复指导工作,利用一个暑假的时间,到学生家中进行有针对性的康复训练,重要的是指导家长如何对学生进行科学有效的康复训练。
我们组负责六年级的大博和小马两名学生的家庭康复指导工作,这两名学生的家离得比较远,我们就采用一天去一个学生家的训练计划,这样能有更多的时间进行家庭康复指导。
大博,一个行动不便的学生,由于身体比较胖,行动比较吃力,同时发音不清晰,我在运动康复方面就利用网球训练他的身体协调能力。我在网球上系一条细绳,让他用脚去踢网球,刚开始他由于身体不协调,总是踢不到网球,而且站一会儿就喊着“累”,就要坐一会儿。我没有强制要求他继续训练,而是多鼓励他去完成训练,慢慢地他连续踢网球的次数越来越多,同时他的姥姥和姥爷也参与其中。我又让他用手练习抛接网球,提高他的身体灵活性,他很配合训练,家长看在眼里,乐在心里,我把每天的训练计划告诉家长,让他们每天都要坚持进行康复训练。
指导家长训练如何练习抛接网球,训练学生的目光追视和手眼协调能力
指导家长如何让学生练习踢网球,训练学生的手眼脚的协调能力
小马是一个典型自闭症的女孩子,根据小马的特点,我利用乒乓球进行运动康复训练。我们两个先互相抛接乒乓球,没想到小马很容易就完成了。我增加难度,让她自抛自接乒乓球,刚开始她做得不到位,我就辅助她去做,慢慢地她能独立完成了。就这样,小马的情绪好多了,她的母亲也接受了我们的康复指导方法。
指导家长和学生抛接乒乓球,训练学生的手眼协调能力
回顾自己这十年的教育之路,从普教转型到特教,有过坎坷、有过艰辛,但也充满了快乐,只要学生能在校园里愉快地学习和生活,作为教师我就深感欣慰,我坚信只要“爱”每一个学生,把学生看做是自己的孩子,我们的教育就能真正发挥它的作用,这就是我——一个普通特教老师的心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