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您的声音好像可乐呀!”这是我从天津音乐学院毕业后,第一次走进北京市盲人学校的音乐课堂时,听到至今都令我难忘的最温情的语言。说这句话的是那个有着长长的睫毛,笑起来有两个小酒窝的男孩子。
虽然提前设想过千千万万遍,可当我站在排练厅的讲台上向孩子们做自我介绍时,望着下面站得整整齐齐的20多个“萝卜头”,依然有些手足无措。他们都是在黑暗中生活的盲孩子,可能是因为天赋异禀,上苍希望他们露出光芒之前要经受比常人更多的考验,所以带走了这一片世界的色彩。
因为视觉原因造成他们对色彩和图像的认知局限,这些可爱的孩子们习惯用味觉和触觉来形容他们所感知到的一切。我不知道可乐般的声音是不是指甜甜的,冒着泡泡一样的干净、纯粹,但从他们的表情和动作中我可以知道,这群孩子是喜欢我的,他们在楼道里一个个来拉着我的手,传递给我温暖,我知道,这是天使打招呼的特殊方式。
其实,对于盲人的世界,我并不陌生,因为我是被我的盲人奶奶抚养带大的。
一、特教情缘与初心
我最爱的奶奶,一直是我生活中的英雄。奶奶虽然看不见,但是我觉得她和那些视力健全的奶奶没有什么不同,她会把房间打扫得很干净;她还会给我做饭,各种各样的口味,换着花样做;奶奶会牵着我的小手带我去动物园、天文馆;她还会缝衣服。我发现奶奶的这种超能力时,不禁问她是怎么练就了这些本领。奶奶总是自豪地说“我是北京盲校毕业的,学校的老师教会了我这些技能”。从小的耳渲目染,在我的心里悄悄种下了一颗种子,我想让这颗种子生根发芽、遍地开花。
2011年7月,毕业于天津音乐学院的我,带着对视障教育的理想和追求,来到了奶奶的母校——北京市盲人学校。我希望自己可以给盲孩子黑暗的世界送去美妙的音符,我希望能用自身的力量去涂抹他们绚丽明亮的色彩。我想给他们爱,就像奶奶给我的爱一样。
二、爱心照亮黑暗世界
我教授的第一批孩子中,就有在13岁成为学校艺术团的管乐首席,获得过国家级、市区级比赛一等奖的学生。
想起刚认识他的时候,因为刚刚入学就寄宿的他,难以适应入校后的生活。心情好的时候,他会在课堂上突然躺在地下,用手拍地面。想家的时候,他会在教室里哇哇大哭。我当时拿他一点办法都没有,直到有一天,我发现他躺在地下在用手拍节奏,像是一首歌。等他安静下来的时候,我问他:“你很喜欢音乐吗?”“恩,我喜欢吹唢呐”“真的吗?老师也会吹唢呐,以后和我一起学唢呐,好吗?”“好!”
在那之后,我明显感觉到他渐渐对我敞开了心扉,当他再哭的时候,我就静静地牵住他的手,抚摸他的头,他很快就安静了。这使我渐渐懂得,对于这群特殊的孩子,一定要用心,对他们的认知要更加纯粹,投之以木桃,报之以琼瑶。你一定要让他知道他正在被关注,被需要,被人认真地爱着。
很快我发现,这个孩子拥有惊人的天赋,都说给你关上一扇门,就会打开一扇窗的故事,原来真实存在着。小小的他,可以演奏出数十首乐曲,他甚至可以在听完一首5分钟的旋律后,马上模仿出来!
他就是那个13岁的天才少年,我刚接触他的时候,只有6岁。
这样的学生,在北京盲校不止一个,他们专注于对音乐的执著,付出了比常人更多的努力。努力就一定会有收获,这条亘古不变的道理放到他们身上同样适合。在近几年毕业的学生中,有考入了中央音乐学院、中国音乐学院附中的盲孩子,也有相当部分的学生已经从事了与音乐相关的工作,他们的内心干净、纯粹,音乐现如今已经成为了他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伙伴”。
三、做有理想的耕耘者
奶奶以前在盲校学习的时候,特殊教育还没有如今这样专业和标准的教学方式。她们除了学习盲文、算术、做饭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外,更多的倾向是为了生存,掌握一门技能。现在在特殊教育体系越来越完善的背景下,我希望自己作为一名特殊教育的音乐老师,带给孩子们的不仅是一门学科知识,更是一种兴趣和素养的提高,是孩子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爱好,可以为一些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定基础。这是我始终坚持如一的理念和初心。
我一直反复钻研如何能让孩子们有更多的收获,如何将繁琐的乐理知识变成有趣的方式呈现给他们。时光不负有心人,经过几年的教学实践,我成功地将枯燥的指法图转化为顺口溜;针对低年级学生的学情特点,我甄选了《老虎磨牙》《鸭子拌嘴》《赛马》《百鸟朝凤》《寒鸦戏水》等带有动物名称的民族乐曲进行背景故事编排,成为系列《十二动物故事曲》,让孩子们可以边听故事边学音乐。而对于高年级学生,我选择在课堂上运用合作模式进行多声部演奏,各种乐器演奏的美妙旋律,不仅飘入了聆听者的耳朵,更深入到孩子们的内心。虽然辛苦,但成果是有目共睹的,经过几年的努力,学校每一名学生都能够掌握1-2种民族乐器的演奏方法。
近几年,随着首都融合教育的发展,在北京市盲人学校的视多障学生大幅度增长,我的教学难度增加了许多,受教群体不再面向单一视力障碍的学生,越来越多的精神、智力、肢体都有障碍的孩子成为了我的教育群体,对于视障学生而言,听力是最有力的途径,而对视多障学生而言,听力更是唯一途径。他们有的坐着轮椅,有的没有语言功能,面对复杂而又极度特殊的教育群体,我开始认真思考如何使每一个学生都能通过音乐教育的启迪和开发,达到缺陷补偿、个性发展的目标,我开始针对不同的学生制定个性化教育,分层教学,将音乐康复融入教学内容,舒缓学生情绪,以音乐教具,开发视多障学生智力,最终使其形成“以触代目”和“以耳代目”的能力。
四、追求更高更好的未来
我始终觉得,教师是充满爱的职业,特别是做一名义务教育阶段的特教教师更是如此。我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让学生在寻求艺术个性发展的同时,来找到前行的动力和人生的意义,让孩子们看到希望的光芒在闪烁,使孩子们树立起自尊、自信、自强的信念,而打开这一入口最好的方式就是音乐。
2017年5月,艺术团的孩子们有幸参加了第一届“一带一路”高峰论坛的演出,在故宫的御花园里为彭丽媛夫人和各国元首配偶展现首都特教学生的风采。出于保护文物的需要,御花园里是没有照明灯光的,我们又常常要等待故宫游客离园后才能进行彩排和训练。在漆黑一片的后台,我和孩子们一样变成了“盲人”,经常要摸着衣服给他们更换服装,协助他们吃饭。有的时候衣服扣错了扣子,领结也系歪了,逗得孩子们哈哈大笑。那时候我就想,如果某一天我们也失去了光明,是否能像他们一样,依旧乐观、开朗、对生活这般积极向上,这让我切身处地地感受到了这群孩子们的不易,更加坚定了我要给予他们美好未来的初心。
五、做辛勤幸福的园丁
多年来的不懈努力让我收获了累累硕果,得到了越来越多家长和学生的认可。自入职以来,我曾带领着北京市盲人学校艺术团蝉联历届全国特殊教育学校文艺汇演、残疾人文艺汇演一等奖;在北京市第十九届学生艺术节中荣获三项金奖;在历届海淀区学生艺术节中获奖20余次,艺术团的同学们也登上了国家大剧院、中山音乐堂、全国少年儿童合唱节、2022年北京冬残奥会开闭幕式的国际舞台。
我本人也获得了两次北京市两委机关党委“优秀共产党员”称号、北京市中小学民族艺术展演“优秀指导教师奖”、海淀区德育带头人、海淀区艺术之星和教育系统青年岗位能手称号。曾在五四青年节之际,受教育部新闻办邀请,做客媒体专访。
六、无怨无悔的美丽人生
回首短暂的职业生涯,这些看不见光明的孩子们教会了我很多很多,他们的坚韧与自强不息时时令我感动和震撼。我常常感谢上天给了我一份无比热爱的事业,如果说刚开始踏入这个行业时心里还停留在实现“小我”的想法中的话,那么此刻的我已经真正将自己的骨血融入到了特教事业这片热忱的土地中。十年弹指一挥间,我难以说清是自己成就了我身边的孩子们,还是他们成就了今天的我。我和他们、和北京市盲人学校、和特教事业已经紧紧联系在一起,不可分割。我将在特殊教育这片温暖的土地上继续用心耕耘,积极探索,继续用音乐为孩子们传递希望和光芒,书写我的美丽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