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作者:江苏大学财经学院/产业经济研究院教授,南京大学长江产业经济研究院特约研究员 孙华平
3月5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举行开幕会,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作政府工作报告。李克强总理提出,扎实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各项工作。2020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把“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定为2021年八大工作重点之一。此前的2020年9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就在第75届联合国大会上提出,中国将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
碳中和指的是企业、团体或个人测算在一定时间内,直接或间接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总量,通过植树造林、节能减排等形式,抵消自身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实现二氧化碳“零排放”。在过去的四十多年中,中国通过嵌入全球价值链获得产业升级的同时,也产生了诸如碳排放和环境污染等 “副产品”。要如期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需要深入推动技术创新、模式创新与管理创新,构建起多维协同的绿色发展路径。
第一,要大力促进绿色技术创新,提升环保技术标准,降低能源强度。在开放式创新时代,企业已经难以单独依靠自身力量实现创新,需要构建有效的创新链或积极参与到现有创新链中,整合多方的创新要素实现协同创新,从而提高自身的市场竞争力。这包含两大维度:一是传统高耗能产业如钢铁、化工、造纸等产业的升级改造与技术提升;二是新兴产业如生态农业、清洁能源等产业的绿色投资与技术创新。正如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的,促进新型节能环保技术、装备和产品研发应用,培育壮大节能环保产业。我们要加快产业融合、构建市场化运行的绿色技术创新体系,提升科技成果转化效率;推进产学研绿色技术协同创新攻关,加快科技创新资源共享平台建设;开展绿色技术交易中心试点并总结成功模式大力推广;鼓励企业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构建全方位全周期全产业链的循环经济体系;氢能等清洁技术基础设施的重塑不仅会新增几千万就业机会,也将推动经济持续增长与绿色复苏。
第二,要积极引导绿色投资和绿色融资,大力推广绿色保险。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实施金融支持绿色低碳发展专项政策,设立碳减排支持工具”。在绿色转型中充分发挥市场的导向性作用、企业的主体作用。降低各类制度成本,提高绿色转型效率。加快建设全国用能权、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完善能源消费双控制度。政府应鼓励企业开发绿色产品,积极推广绿色设计及绿色包装。同时,开发和应用新能源和节水节能低碳技术,进一步优化能源结构至关重要。大幅提升风电、光伏等可再生能源利用比例,扩大环境保护、节能节水等企业所得税优惠目录范围,采取税收优惠或补贴等方式鼓励企业投资清洁能源与碳捕获等脱碳技术,因地制宜发展氢能、生物质能及地热能、海洋能等立体能源体系;推动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大力发展新能源,积极推进能源、交通等基础设施绿色升级,严控新增煤电装机容量;科学布局城镇与乡村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围绕产业集群清洁生产目标,大幅提升工业园区危险废物集中专业化处置能力建设。
第三,积极构建绿色低碳智慧物流体系。加强物流运输组织管理,加快物流与供应链公共信息平台建设和信息共享;大力发展公共交通体系建设,制定实施更严格的汽车节能排放标准,鼓励共享自行车和共享汽车等共享经济的迅速发展;因应经济社会发展的全面电气化和深度数字化,积极推进智能交通规划,优化交通线路,推广纯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等新能源汽车;要加快落实生产者环保责任延伸制度,建立绿色供应链协同减排机制,引导汽车、电子和钢铁等能源密集型生产企业建立逆向物流回收体系。
第四,积极倡导绿色消费。厉行节约,防止餐饮浪费和过度包装等行为。节约与减量化是可持续发展的第一原则。加大政府绿色采购力度,扩大绿色产品采购范围,积极引进实施碳标签制度,引导消费者购买低能耗及高能效产品;鼓励地方采取补贴、积分奖励等方式促进居民更多采用高铁、地铁等绿色低碳公共交通方式出行;推广绿色电力证书交易,引领全社会提升绿色电力消费。此外,政府应更加注重消费者和企业绿色环保消费意识的提升,提升绿色基础设施水平,打造宜居城乡生活环境,提升环保企业绿色能力建设;提升环境规划与规制科学性尤其应提升绿色创新激励水平,提高全社会绿色低碳意识,引导居民践行低碳行为。
第五,努力推进国际产能绿色合作。进一步统筹国内外大局,加强与全球各国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领域的项目合作与技术交流。构建绿色“一带一路”,积极推进海外工业园区的国际环境标准认证,共促绿色复苏与国际合作。积极参与并主动引领全球气候治理,积极参与绿色信贷与绿色债券评级标准制定,推动国际绿色金融标准趋同,逐步提升我国在国际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中的话语权,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应有的贡献。
总的来说,在双循环战略背景下,政府应及时地积极地“制定2030年前碳排放达峰行动方案”,促进自然资源资本化,实施最严格环境标准,打造全流程嵌入式监管机制,努力实现经济系统与生态系统的优化与整合,构建起运行良好的低碳创新生态系统,进一步促进我国区域产业的绿色低碳转型与可持续发展;企业需要持续推进在全球低碳创新链中的深度融入,进一步研发、应用新型节能环保技术、装备和产品,不断壮大环保产业。要通过优化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大力发展新能源、完善能源消费双控制度等途径,促成区域经济可持续增长结构的形成,提升我国企业创新资源配置效率,以实际行动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作出应有贡献。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