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编者按:“青蓝”源于《荀子·劝学》:“学不可已。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寓意学习是不可以停止的,青,是从蓝草中提取的,却比蓝草的颜色还要纯。漫漫教育长路,对教育真理的探索永无尽头,期待有那么一群坚守初心、躬耕不辍的教育点灯人,为我们擦出思想的火花,点亮我们前行的路。
《青蓝荟》栏目,将陆续诚邀行走在教育前沿的理论者、实践者、研究者,探究教育真问题,分享教育真思考、真实践,用真知灼见、身体力行影响教育发展的新生态。
《青蓝荟》第1期聚焦“新时期劳动教育的课程价值”主题,我们特邀请重庆市教科院德育研究所副所长杨昌弋,分享他的育人思考。
作者:重庆市教科院德育研究所副所长 杨昌弋
【摘要】新时期加强劳动教育,是基于新时代要求的教育使命自觉。从教育自身变革出发,新时期劳动教育应从生活价值、生命价值和社会价值三个层面全面重构其课程价值,并具体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课程实践层面,应避免孤立的专门化、单纯的创新性、浅表的体验性,真正呈现劳动教育的课程价值,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重庆市教科院德育研究所副所长 杨昌弋
人的本质是劳动的,是运动的,是活动的,是实践的,是社会关系的总和。劳动是生命存在的标志。人类因为有目的的劳动成就自身,同时因为有价值的劳动改造社会、促进社会、发展社会。“为了存活,劳动是自然的,劳动教育也是自然的”。2015年,教育部等部门联合颁发《关于加强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劳动教育作为新时期的教育构成,再次进入教育的视野。作为新时期的劳动教育,应基于全球化背景和教育变革的新生态,实现劳动教育自身的使命选择和课程价值的重构,并付诸科学有效的实践。
劳动教育,基于新时代要求的教育使命自觉
建国君民,教学为先。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处于全球化深刻变革的时代,大国竞争必然表现为基于核心竞争力的综合博弈,而教育变革,理所当然成为全球化变革的关键领域。因此,基于生存与发展,劳动者的素质决定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核心竞争能力。劳动教育,也自然成为教育变革中教育构成的有机组成部分,理应对教育使命与担当做出自身的回应与选择。
《教育大辞典》明确定义劳动教育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正确的劳动观点,培养学生正确的劳动态度,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劳动习惯、艰苦奋斗的作风,遵守劳动纪律,爱好劳动工具,珍惜劳动果实,抵制不劳而获、奢侈浪费等不良思想倾向。使学生获得工农业生产基本知识和技能。”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地位。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为实现伟大梦想,必须进行伟大斗争,必须建设伟大工程,必须推进伟大事业。因此,在新时期加强劳动教育,是教育自身的使命自觉,是对大国梦想与时代生态的双重因应。
撸起袖子加油干的本质就是强调通过劳动进行真实创造
梦想不会坐享其成。实现中国梦,从根本上来看靠劳动创造。只有乐于劳动、勤于劳动、善于劳动,才能用智慧的双手和勤劳的汗水浇开梦想之花。
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只有汇聚全国各族人民各行各业普通劳动者的磅礴力量,才能铸就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想。面对大国梦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全党必须准备付出更为艰巨、更为艰苦的努力。因此,基于实现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勤勉劳动,真实创造,成为每一个中国人接近民族复兴梦想的历史性选择。
劳动创造幸福是新时代最真实有力的劳动价值选择
劳动是人类的本质特征,是创造社会物质财富和文化财富的根源。但是,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劳动的基本形态和特征也在发生深刻的变化。一方面,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粗放简单式的农业劳动,逐渐被程序化、规范化、标准化生产的大规模的工业劳动超越,更被以创意经济、互联网思维、创客思维、大数据、云计算服务、个性化学习、个性化定制生产为主要方式的知识经济时代的劳动所超越。另一方面,经济全球化、价值多元化、网络信息化、人工智能化趋势更加加剧了劳动机会、劳动资源、劳动能力的分配不均,加剧了劳动价值、劳动方式选择上的多元化,甚至造成对劳动基本态度、基本观念、基本情感上的认知误区。尤其是因为劳动缺位,“‘去自然化'的生活、儿童的‘自然缺失症',已经成为‘全球化'时代人类共同的现代病”。因此,如何澄清新时代人类对劳动的基本认知,成为每一个人在21世纪生存和发展的最基本的价值选择。把蓝图变为现实,将改革进行到底,无不呼唤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的奋斗精神,无不需要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干好工作。天道酬勤,日新月异。无论时代和社会如何发展,推动人类文明进步,创造人类幸福的基本前提必然是勤奋劳动。因此,不耽于幻想、不满足于形式上的创新、不停步于真实的实践、无畏于艰苦艰巨坚持不懈的勤奋努力,学会通过劳动真实创造是适应全球化竞争、适应数字化生存、适应创意经济发展的最基本、最真实、最有力的选择和判断。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说,要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首先应将学生培养成为新时代合格的普通的劳动者。(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