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贡献石化力量造福雪域高原 ——中国石化对口支援的西藏班戈县纪实
首页> 专题频道> 决胜小康奋斗“油”我——中国石化扶贫成果展> 要闻 > 正文

贡献石化力量造福雪域高原 ——中国石化对口支援的西藏班戈县纪实

来源:光明网2020-10-16 17:52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中国石化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关于西藏工作的有关要求,先后选派9批18名援藏干部到班戈县,大力实施经济援藏、教育援藏、就业援藏、科技援藏、干部人才援藏,有力支持西藏经济社会发展。

  近日,西藏班戈县中石化小学开学。由于班戈县所辖各乡镇的小学大多只有一至三年级,班戈县中石化小学今年专门增加两个四年级的班级,有效解决各乡镇学生的上学问题。

  班戈县位于西藏那曲地区西北腹地,平均海拔4750米,空气稀薄,昼夜温差大,年平均气温零摄氏度以下。21世纪初,这里的基础设施和基本公共服务相对落后,出行、就医等存在诸多不便。经过中国石化多年的对口支援,如今的班戈县城路宽了、灯亮了、高楼耸立,牧民群众住上宽敞明亮的住房。

贡献石化力量造福雪域高原 ——中国石化对口支援的西藏班戈县纪实

  自2002年对口支援班戈县以来,中国石化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关于西藏工作的有关要求,全方位、多层次开展援藏工作,发挥企业自身优势,积极开发销售西藏名优特色商品,不断提高能源保障能力。截至2019年底,累计投入援藏扶贫资金4.1亿元,有力支持西藏改革发展稳定各项工作。

  在对口援藏过程中,中国石化先后选派9批18名援藏干部到班戈县,从人力、物力、财力和智力等方面大力实施经济援藏、教育援藏、就业援藏、科技援藏、干部人才援藏,援建项目涵盖住房、交通、医疗、教育、脱贫攻坚等重大领域。

  产业援藏是助力西藏经济社会发展的有效之策。中国石化与西藏高原天然水有限公司携手开发易捷卓玛泉品牌天然冰川水,发挥中国石化遍布全国的3万座加油站、易捷便利店销售网络优势,加快推动西藏天然饮用水产业发展,培育和打造西藏优势支柱产业和经济亮点。截至2019年底,易捷卓玛泉天然冰川水累计销售95.2万吨,营业收入28.5亿元,解决就业人数超过500人。

  2017年与西藏自治区政府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后,中国石化加快推进羌塘盆地油气勘探,力争实现西藏高原油气重大勘探突破并发现规模石油储量;加强地热资源开发利用,重点推进高温地热发电,拟投资在山南古堆地区建设国家地热发电示范项目,全力为当地提供清洁能源。

  近年来,中国石化每年继续投入资金,帮助班戈县中石化小学改善办学条件和提升办学水平,截至目前,累计向石化小学投入资金1.1亿元。为帮助贫困学生完成学业,中国石化在班戈县启动实施贫困助学基金项目,每年援助20万元无息助学贷款及10万元助学奖金。该项目于2006年开始正式运作,累计资助1150名贫困学生顺利完成学业。2013年,由中国石化援建的班戈县人民医院高压氧舱开工建设,2014年投入使用,共配备医护人员43人、床位65个,为需要进行高压氧治疗的病人争取了宝贵的康复时间,截至目前已为1万余名患者提供医疗救助。

  为助力提升基础设施和基本公共服务水平,中国石化落实援藏资金7740万元,开展实施牧民安居工程、乡村文化室建设、牧区送光明、班戈县中石化小学、教育培训、扶贫助学、特色畜产品加工等完善牧区基础设施配套建设的28个援藏项目。进一步改善班戈县牧民群众的居住条件,中国石化建设安居工程8242户,使3.4万余名牧民群众乔迁新居;投入实施北拉小康示范新村建设,为牧区小城镇建设提供了有效借鉴。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中国石化积极开展教育培训,大力实施智力援藏、就业援藏,努力提升贫困户自主脱贫能力。2016年以来,中国石化每年投入100万元的劳动力转移技能培训经费,对牧民群众进行平菇种植技术、蔬菜种植技术、焊接技能、玉石加工技术、汽车驾驶等方面的培训,累计400余人次受益。2019年,分两批组织合作社代表、致富带头人、电子商务运营人员、牧民代表等80余人赴辽宁、拉萨开展电商知识和营销技能培训,有力促进牧区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和牧民群众增收致富。

  为向西藏提供高品质油品和优质服务,中国石化于2010年4月成立西藏石油分公司。成立以来,西藏石油切实履行驻藏央企的政治责任、社会责任,持续加大投入,建成立足拉萨、辐射周边的成品油营销网络,全力保障西藏市场成品油供应。截至2019年底,西藏石油累计销售成品油近40万吨,解决近1000人的就业问题。

  今年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西藏石油紧急与集团公司总部协调,采购20万只口罩支援当地,随后多次协调申请熔喷布资源。6月,中国石化首批8吨优质熔喷布供应西藏,可生产一次性医用口罩800万只,绝大部分用于保障西藏疫情储备物资及全区机关、企业、部队、学校及各医疗机构的物资需求,有效助力当地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米凯)

[ 责编:赵宇豪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精密产品 闪耀进博

  • 从“广交天下客”到“进博朋友圈”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南泥湾是中国军垦、农垦事业的发祥地,是“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创业精神的发源地。
2024-10-27 17:37
延安地区拥有丰富的煤炭资源,在采矿井约40家,年开采量约5000万吨,但煤质坚硬、自动化程度低等难题严重制约着煤炭产业的发展。
2024-10-27 17:18
近日,在陕西延安举行的“弘扬延安精神,奋进伟大时代” 网上主题宣传系列访谈中,洛川青怡庄园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副总裁肖小杰介绍,他们企业的苹果按个卖,一个可以卖到10元。
2024-10-25 18:49
堆积起来的生菌木材冒着热气儿,菌种生产厂房里机器轰鸣,滑子菇大棚里农民忙着收“金疙瘩”。
2024-10-25 18:43
你以为的农村是雨天泥泞,还是道路整洁?爬高上低,还是风景无限?高家原则将山体沟道治理作为城市有机更新和创建文明典范城市抓手,让山体沟道,环境大改善。
2024-10-24 18:11
近日,在陕西延安举行的“弘扬延安精神,奋进伟大时代” 网上主题宣传系列访谈中,延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副教授、数字经济专业负责人王珊珊介绍,从卖苹果到卖服务,这是数字技术非常好的一个创新,和产业结合的非常有深度。通过消费者与大自然以及果树的亲密视觉接触,可以提升他们的体验感,增加对苹果这种产品的客户粘性和客户忠诚度。
2024-10-24 18:08
当陕北说书遇到延安美食,碰撞出延安独特的人文魅力。
2024-10-24 18:06
激昂的旋律回荡在空气中,豪迈的歌声飞扬于天地间。壮丽的情怀澎湃在心田里,不朽的精神传承于岁月中……
2024-10-24 17:59
小孩哥小孩姐把安塞腰鼓课间操跳得超燃!
2024-10-24 17:59
青山环绕、绿水蜿蜒,这是吴起南沟村给记者们留下的第一印象。谁能想到,这个位于陕西省延安市吴起县的小村庄,曾经风沙肆虐、植被稀疏。经过二十多年艰辛努力,光秃秃的黄土高坡绿意盎然。
2024-10-24 17:50
在宝塔区河庄坪镇政府的扶持下,延安菌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采用“企业+合作社+农民”模式,带动400余人家门口就业,人均增收2000元。食用菌产业的蓬勃发展,不仅为农民带来稳定收入,更为乡村振兴注入活力。点赞延安菌舰,为农民增收,为乡村添彩!
2024-10-24 17:48
10月23日,“弘扬延安精神 奋进伟大时代”网上主题宣传媒体团来到了延安新材料产业园,亲身体验石墨烯发热背心,感受科技的温暖拥抱。
2024-10-24 11:18
近期,延安市薛张小流域水土保持项目碳汇交易成功!这不仅是一次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双赢,更为延安乡村振兴注入了新的活力!
2024-10-24 11:16
10月22日,“弘扬延安精神 奋进伟大时代”网上主题宣传媒体团来到了位于延安市安塞区南沟村的苹果基地,在这里记者们亲身体验苹果采摘,倾听果农的心声。同时,记者团还开展了一场特别的直播带货活动,助力果农销售苹果。此次活动不仅展现了果农的辛勤付出,也让更多人了解到延安苹果的魅力,为乡村振兴贡献了一份力量。
2024-10-24 11:07
10月23日,“弘扬延安精神 奋进伟大时代”网上主题宣传“逐梦之路”媒体采访团走进延安宜川县,追寻“悬崖造林队”的故事。
2024-10-24 10:27
陕北说书最近火爆出圈,董宇辉在直播中表示向往陕北文化,想成为一个陕北说书人。这一段陕北说书,带你行走在延安的绿水青山间。
2024-10-24 10:21
近日,在陕西延安举行的“弘扬延安精神,奋进伟大时代” 网上主题宣传系列访谈中,延安数据(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高延宏介绍,延安的地域特点适宜建立算力中心,要把平台搭建好,把更多的企业引到延安,建立归属在延安的算力中心,更好的服务延安、服务陕西。
2024-10-24 10:18
“圣地蓝”成延安靓丽新名片!近年来,延安出台多项措施积极推进环境治理,有效减少空气污染源,空气质量优良天数逐年增加,2023年达到323天,让蓝天白云常驻延安上空。
2024-10-24 10:07
如今,延安子午岭林区有目前已知的国内最大野生华北豹种群。随着延安生态环境的持续改善,其种群栖息地向北扩散近五十公里!
2024-10-24 10:05
10月22日,在南泥湾,“弘扬延安精神 奋进伟大时代”网上主题宣传媒体团采访南泥湾,齐声合唱经典曲目《南泥湾》,在歌声中,我们仿佛看到了昔日的开荒景象,感受到了那份自力更生的坚韧精神。一曲《南泥湾》,唱出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2024-10-23 17:03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