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京韵大鼓又名京音大鼓,小口大鼓,于清末民初形成。主要流行于京、津、华北及东北地区。据老艺人说,京韵大鼓是由河北河间一带的“木板大鼓”和清代流传于八旗子弟间的“清音子弟书”合流而形成,并发展起来的。鼓书艺人胡十、宋五,及后来的刘宝全等人对木板大鼓进行改革,在木板大鼓原有的伴奏乐器三弦外,增加了四胡和琵琶,将河间方言改为北京方言,吸收了京剧的发音吐字与部分唱腔,采用了大量子弟书的曲本,形成了京韵大鼓。其特点表现为:雅俗共赏的形式,刚柔并济的风格,说唱结合的方法,一曲多用的唱腔和写意传神的表演。
冯欣蕊:中国曲协北方鼓曲艺委会委员,天津曲协副主席、国家一级演员,中国曲艺牡丹奖获得者,“牡丹绽放”曲艺人才培养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