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青海平弦又称西宁赋子,是青海省一种新兴的地方曲艺曲种之一。流行于西宁、湟中、大通、互助等农业区,曲牌有十八杂腔、二十四调之称。其音乐结构属于曲牌联套体,青海平弦戏既保持有曲艺的联曲体的特点,又吸引了其他板腔体剧种的长处,形成综合体的音乐体式,包括花音唱腔,如〔花音赋子〕、〔花音背弓〕以及〔新平调〕、快板、倒板、散板等二十余种唱腔。此外,还从其他剧种的曲牌和青海民间唢呐曲牌中吸收了〔大摆队〕、〔大开门〕、〔将军令〕、〔得胜令〕、〔雁落沙滩〕、〔泣颜回〕、〔古榴花〕、〔尾声〕等三十余种唢呐曲牌,以及〔大红袍〕、〔纱帽翅〕、〔菠菜根〕、〔小开门〕等[2] 十余种弦乐曲牌。可以分为赋予腔、背宫调、杂腔、小点、下背宫五类,具有严密的单曲体反复和多曲体联套的完整结构。其音乐唱腔的旋律委婉绮丽、温柔典雅、优美动听,唱词对仗工整、严谨典雅,是青海地方曲艺中的阳春白雪,也是影响较大的曲种之一。平弦的乐器以三弦为主,用月琴、琵琶、扬琴、笛子等伴奏,由演唱者手持筷子,一手夹瓷碟互相敲击掌握节奏。曲调优美抒情,温柔婉转,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
2008年6月7日,青海省西宁市申报的"青海平弦"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西宁市群众艺术馆作为项目保护单位,对青海平弦制定保护计划,每年开展培训班及曲艺大赛、师徒演唱会、对外交流演出及展演等活动,对培养青海平弦后备人才做着不懈的努力,2014年出版发行了青海平弦唱腔选丛书,对研究青海平弦留下了宝贵资料。2013年2017年先后建立了四所青海平弦传承基地,给予资金扶持,定期开展演出及带徒传艺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