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最高人民法院周强院长在工作报告中提到通过一系列案件审理,破解长期困扰群众的法律和道德风险,让司法有力量、有是非、有温度。
将道德建设融入严格执法使法治建设更有灵魂。道德是软性约束,主要通过弘扬、鼓励等方式激励。执法是实施法律、践行道德的实践活动,在执法过程中通过严格执法让法治本身蕴含的道德伦理观得到民中国普遍认可。执法中及时依法治理道德领域突出问题,促成道德建设“鲶鱼效应”,通过有序推进执行长效机制建设,加大特殊案件清理力度,重点清理涉黑恶、涉职务犯罪、涉民生、涉金融债权和金融犯罪、党政机关和国有企业拖欠民营企业中小企业债务等特殊案件,提升执法素质和执法能力,在执行中融法、理、情于一体,以案释法,通过法律的强制力强化道德作用、确保道德底线。
将道德建设融入公正司法使法治建设更有效果。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变化,法院审判时需考虑社会稳定、经济发展的问题,不是追求一个价值而忽视其他社会价值,应考量多样化的社会价值,发挥法院裁判定纷止争、惩恶扬善的功能。依法审理“撞伤儿童离开遇阻猝死案”,判决阻拦者不担责,鼓励见义勇为;审理“患者飞踹医生反被伤案”,改判医生为正当防卫,坚决跟“和稀泥”说不,确保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相统一。
将道德建设融入司法需求使法治建设更有生命。法院坚持司法为民,把维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放在首位,依法审理各类民生案件,聚焦民生领域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及时关注回应人民群众的司法需求。实际生活中,性别歧视、地域歧视现象常见,通过妥善审理女工怀孕被解雇、毕业生求职遭地域歧视等案件,依法保障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引导用人单位尊法守法护法。
将道德建设融入法治教育使法治建设更有色彩。法治与德治相结合实现路径也需要依靠教育,路径不仅依赖于学校的义务教育也依赖于司法机关的法治宣传,通过法院走进校园开展法治宣传,精选青少年犯罪案件素材,从小抓起对法治及其自身所蕴含的道德精髓普及工。同时结合扫黑除恶、营商环境、诉源治理等工作要求,通过法院进社区、进乡村、进机关、进企业等开展普法宣传,讲解典型案例、解答相关法律问题,通过法治宣传传递向上向善能量。
撰稿人:通州法院审管办(研究室)龚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