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12月25日,在由国际公益学院主办的中国论“益”年终盛典上,自然之友总干事张伯驹发表了题为 “年轻态‘刷新公益意识’”的演讲。
在张伯驹看来,年轻人已经成为公益领域,特别是互联网公益领域的主力军,他们参加公益活动主要为满足三大需求:“摊上大事”,不虚度时光,实现自我成长。
以下为演讲摘录:
大概三个月之前,美国纽约有一个让全球年轻人为之一震的行动。当时美国有30万的青少年走到了纽约曼哈顿街头,为气候变化这个议题发出自己的声音。
当我听到这个信息的时候,刚到美国,然后坐着火车就到了曼哈顿。我一看傻了眼,我本来以为年轻人指的是我们这样的八零后,没想到他们其中有十三四岁的,可能超过八成都是30岁以下的年轻人。
尤其是十几岁的,他们都在做些什么呢,举个牌子,每人写的东西都特有个性,比如“企鹅,好热呀”,有一个小女孩也说:我也好热。
我当时特别受触动的是,估计40岁左右的人,他举着一个牌子,孤零零地走在队伍中间,牌子上写着:“谢谢你们这群年轻人,让我们有机会跟随你们为这个地球发声”。
我被打动了,这应该是年轻人才应该有的力量。很多人质疑学生不上课。我专门问了相关朋友,他们说教育局给他们停课了,当地官方认为,年轻人多参加点社会活动特别好,这能让他们真的开始深入理解一个议题。
我为什么要分享这个话题?在一次气候峰会上,包括外交部部长王毅在内的一百多个国家高层领导聚集到纽约联合国大厦,共同讨论未来气候变暖给全球带来的影响,以及我们该怎么应对,很多政府首脑一句话说:“谢谢孩子们,谢谢年轻人,让我们意识到这个话题的紧迫性,我们不能怠慢”。
如果没有经历之前说的那段过程,我会觉得这些人说的是客套话,但是我经历了那次活动,知道青年人都在发声的时候,我才觉得,很多国家的政要所说的话,是真心感谢。
自然之友最近几年,也在做面向大学生和高中生校园行动的支持。 我们在最近三年,支持了30多个大学青年行动团队。 我们不是给一笔小额资金或者设立一个项目,而是持续地跟踪他们的想法,他们的需求和他们的行动。 在这三年中,我们有个惊喜的发现,大学生们参与公益活动有三个最核心需求。
第一个需求叫“摊上大事了”,这个“摊上大事”不是说动辄见了大人物,参加大事件,而是他们觉得自己在校园、宿舍,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的行动,可以和这个社会的脉搏产生共振,不管是大议题,比如扶贫、气候变化,还是新锐话题,比如5G,移动互联网,他们觉得,自己做的事再小,都会和我们社会大事、社会关注的难题和新的机会产生联系,这时,他们觉得,这是做公益的一个重要动力,希望做的事能“摊上大事”。
第二个需求是不虚度时光。年轻人希望把时间“浪费”地更有意义,年轻人喜欢玩游戏,年轻人喜欢做公益,只要不虚度时光,让我们在这个过程中受到了尊重,能够有所收获,能够扩展视野,交到真朋友。
第三个需求是有自我成长。如果参与了公益,我的职业度有所提升,对社会认识视角有所提升,掌握了更多的方法和策略,这都是有所成长。
这三个关键词,是我们眼中,年轻人参与公益的主要原因。
最后我想说,2019年,在互联网慈善领域,不管是民政部还是阿里、腾讯,发布的数据无一例外的是80后和90后是中国互联网募捐的最主力人群,尤其是90后在一些平台已经超过了80后。
现在,00后已经成年,他们已经开始参与到互联网公益的大潮中。因为他们是互联网公益的原住民,让我们看到年轻人的力量。就在前几天,自然之友有一个月捐人,是一个大学生,给我们留言:“我现在因为戒掉了一款游戏,所以每个月捐20块钱给公益组织,一个环保,一个教育,各捐10块钱,虽然可能不多,但是你们别着急,等我毕业了,会大大地翻倍”。我想这样的话,是最典型的、2000年前后出生的大学生所说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