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医疗卫生事业是关系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大事。从早期居民看病的老三样“听诊器、血压计、体温表”,到如今的“B超、CT、核磁共振”;从条件简陋的村卫生室到现代化的综合医院……25年来,园区始终把发展医疗卫生事业,提高群众健康水平放在重要位置,累计投入卫生经费39亿元,年增长率28%。25年的沧桑巨变,见证了园区医疗卫生事业的飞速发展与进步。
公立医疗体系:数量和层次的双重蜕变
完善居民15分钟健康服务圈
家住青剑湖社区的吴大爷是个老园区,由于多年患高血压和糖尿病,每年都要住院两三次。从前,吴大爷住院都要跑市里大医院,距离远、费用还高。自从星湖医院开业后,吴大爷住院只需步行5分钟,平时配个药,就到离家更近的青剑湖社区卫生服务站。吴大爷感叹说“园区政府就是好,看病方便还放心!”
这是园区公立医疗机构发展的一个缩影,也是绝大多数居民就医的共同感受。1994年,园区仅有几所乡镇设立的卫生院,床位总量不足90张。25年以来,园区不断加大对公立医疗机构的投入,建成公立医疗机构67所(二级综合医院3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7所,社区卫生服务站56所,护理院1所),医疗机构床位増至1700余张。“一体四翼”(1家三级综合医院,4家二级综合医院)的现代化公立医疗服务体系初步形成。
建筑面积超过3万平方米的星海医院及星湖医院,分别配有CT、1.5T核磁共振、DR数字成像系统等诊疗设备,均建设成为国家级胸痛中心(基层版)。2018年10月启用的星浦医院,配备了园区首个具有智能自动发药功能的智慧药房。床位规模达240张的星塘医院正在紧张建设中,将于2020年建成服务百姓。园区与苏州大学共建的独墅湖医院总床位为1500张,一期800张,预计于2020年底投入运行,建成后将成为一所集高水平临床诊疗、高质量医学人才培养、高层次医学研究为一体的三级甲等综合医院。不仅如此,园区在每个邻里中心都布点了社区卫生服务站点,居民就近即可获得基本医疗、公共卫生服务。
在不断提高百姓便捷化、优质化就医的同时,园区也注重医疗智能化和信息化建设。现已建成区域健康信息平台、卫生管理平台和公众健康平台,基本实现了“医疗全覆盖、常住人口全覆盖、诊疗记录全覆盖、管理考核全覆盖”。2018年,“健康园区”App首创“医疗服务+健康服务+医保服务”模式,打通了苏州市26家医院的在线预约、签到挂号、排队叫号、掌上支付等功能和6家医院在线支付功能。同时,居民可自主查询健康档案或建档、查询入职体检、在线获取健康知识。园区居民看病就医、健康管理也迈入了“扫一扫、点一点”时代。
特色医疗体系:“0”到“优”的突破
有效满足群众多元化医疗需求
在园区建设之初,为了满足在园区工作、生活的外籍人士及家属的就医需求,园区借鉴新加坡经验,积极选择具有国际医疗服务理念的高端私人诊所落户园区,新宁诊所应运而生。开业12年来,新宁诊所为患者建立以电子病历为核心的健康档案,医生熟谙患者既往病史,及时了解病情,并定期开展随访服务。以新宁诊所为代表的个性化优质医疗服务的健康发展,满足了园区居民群众差别化的就医需求。2016年3月,新宁诊所成功挂牌新三板,成为全国第一个挂牌的医疗诊所。
香港九龙集团投资13.5亿人民币兴建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苏州九龙医院,经过10多的发展,于2017年获评三级甲等综合医院,是江苏省首家获此殊荣的民营医院,也是园区首家三级甲等综合医院。近年来,九龙医院开始建设胸痛中心,率先实现了区域协同救治、院前院内救治的无缝对接,让医院心梗患者救治的DtoB平均时间(患者进入医院大门开始到球囊扩张)从以往的90分钟降低到67分钟,成功救治了很多鲜活的生命,医院胸痛中心也成为江苏省首家国家级胸痛中心。
“所谓医者仁心,一定要时刻以患者为中心,用掌握的先进医疗技术用心救治每一位患者的生命。”为了让社区居民了解心肌梗死的危害,九龙医院刘峰院长带领心内科团队开展“用‘心’守护健康”心血管病防治知识宣教,走进100多个社区,向居民传播“时间就是心肌,胸痛立即拨打120”的理念,受益群众上万人。
人均期望寿命:83.58岁
多要素支撑居民健康水平不断提高
医疗卫生是重大的民生工程。园区在医疗卫生普惠共益上下足了功夫,不断加大居民健康惠民项目的投入。近10年来,园区每年为居民提供各类免费体检、妇女“宫颈癌和乳腺癌”免费筛查达10万人次,开展免费疫苗接种30万针次,提供心脑血管等疾病或高危筛查服务近10万人次,在7个公立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设置了自检健康小屋,促进了服务对象有关疾病的早发现、早诊治。投资2亿元建成的园区公卫中心,设有疾防中心、卫生监督所、妇幼保健所、卫生应急中心、公民健康素养教育基地等多个功能机构;疾病防治中心实验室检验能力和水平居省内同级单位领先水平,中心职业卫生获评苏州市重点学科。园区健康素养教育基地成为苏州市首家、全国首批健教实践基地,为企业职工、学校师生和居民提供免费观摩达2万人次以上。
园区还坚持门诊与上门相结合、家庭医生服务与团队服务相结合的原则,以老年人、孕产妇以及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疾病患者为重点签约对象,家庭医生正成为越来越多居民的健康“守门人”,园区居民正逐渐获得全方位全周期的医疗卫生服务。
根据苏州市卫健部门数据显示,园区人均期望寿命已由1994年的75.25岁提高至2018年的83.58岁。随着健康意识的增强,人们更加追求生活质量、关注健康安全,也对新时期的医疗服务水平提出更高的要求,医养融合成为一种新的趋势。
2017年,苏州市首个与公立二级医院实行一体化管理的久龄护理院在园区建成开业,实现了医疗设备、医护人员共享,为居民提供借鉴新加坡服务理念的“3H(Hospital·医院、Hotel·宾馆、Home·家庭)”服务,将“医、养、护、康”充分融合。在2018年苏州市卫计委首次组织的全市48家护理院规范建设信用等级评价中,久龄护理院成为七家优秀单位之一,也是唯一的区级公办机构。
北京大学护理学院院长郭桂芳在考察久龄护理院时表示:“久龄护理院的这种‘医养融合’模式正是国家追求的目标和样板,希望久龄护理院继续做大做强做细,可推介到全国范围。”(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