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像《半纸春光》也好,还是《浦东人家》也好,我们更多倡导的是用淮剧讲述上海故事,讲跟上海息息相关的故事。因为上海淮剧团跟江苏的淮剧团出来的作品其实已经有明显的差异,它凸现的是海派风格。我们到北京演出之后,好多的专家老师都说,同样比如说这个小悲调,我们的唱法跟江苏的唱法完全不一样,专家们提出说第一次感觉到淮剧不是一直往粗犷方面走,原来可以如此细腻去表达一些文人的情怀,或者是劳苦大众的情感。我们这方面做的开拓比较多,主要还是一个比较大的原因,可能是我们面临的观众和江苏的他们面临的观众还是有根本差异的。所以他们是比较擅长表现农村的现实题材,他们有这方面的受众,我们淮剧团的受众更多喜欢看的是都市海派题材的作品。所以在这方面,我们做了各种各样的尝试。
谢柏梁:跟都市新观众的互动情况怎样?
管燕草:感觉是这样,通过《半纸春光》《画的画》,好多新观众会说,原来淮剧这么好看这么好听,之前不了解,今后要多看。我们做了这么多努力,其实最关键的根本还是希望他们以后可以来欣赏我们的戏,这才是我们的根本。所以我们所有的所谓的探索创新全都是建立在坚守本剧种唱腔、形体等等的表演风格基础上所做的人文追求与艺术创新。
谢柏梁:上海淮剧团给我们好多启示。上海现在有京、昆、越、沪、淮、滑稽等这么多剧种。可是各位注意到,建国初期上海的地方戏更多,包括苏剧、扬剧、甬剧、锡剧,在十七年内统统回到家乡,在上海生存发展不下去。只有一个淮剧,刚才我提到过,因为是周总理的故乡戏,因为上海有好多苏北人,就一枝独秀地保留、生存在上海。可是怎么去生存、去发展才好?从都市新淮剧到人文新淮剧,还有小剧场淮剧,上海淮剧团越来越受到年轻人的抬爱,这就是一个有自信心、有艺术追求和人文坚守的团队,在大上海的自救和发展,包括成功和胜利。
管燕草:有一段时间,我们淮剧团确实很困苦,但是大家都很努力。比方说我们建团之后,在上海新创的作品就有400多种。
谢柏梁:新创的剧目,居然有400多出?
管燕草:对。我们是在不断的传承,也在不断地创新,创作的过程与剧目很多。所以我们就是靠这样一种精神在最艰难的时候,
谢柏梁:奋进,拼搏和发展。
管燕草:对。
谢柏梁:谢谢。现在我们把话题转移到广东粤剧,现在的两个兴奋点都有了,一个兴奋点刚才说淮剧在上海层面怎么争取观众,第二个兴奋点是看广东粤剧的新追求。
冯敏仪:各位老师下午好,我来自广东粤剧院。我只从自己自身一个创作人的经历来说,看粤剧怎么去争取年轻观众。我们非常重视跟新媒体、多媒体结合起来,我今年作为项目统筹还有编剧打造了一个戏,是第一部“互联网+粤剧”的《决战天策府》。这是第一部用粤剧演绎一个网游故事,等于是一个跨界开拓,可能很多老师都会觉得奇怪,传统文化怎么跑到与游戏动漫结合的地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