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旗以创先争优活动为平台,狠抓相对后进嘎查村整顿转化工作。在整顿转化工作中,紧紧围绕无人管事、无章理事、无钱办事、无场议事“四无”问题,强化工作责任,因村施策,综合治理,扎实推进相对后进嘎查村创先争优。
以干部队伍建设为重点,解决“无人管事”问题
大力实施“三项工程”,狠抓相对后进嘎查村干部队伍建设。一是实施“领头雁”工程。对相对后进嘎查村“两委”班子进行了一次深入摸底,对3个工作不力、群众威信不高的“两委”班子进行了调整;对2个未完成第七届换届选举工作的嘎查村,成功的完成了选举任务;从旗直机关选派13名副科级后备干部,到相对后进嘎查村担任副书记职务,帮助协调和解决相对后进嘎查村存在的问题。举办相对后进嘎查村“两委”班子培训班2次,培训“两委”班子成员75人次,提升相对后进嘎查村“两委”班子的执政力和执行力。二是实施“育苗”工程。着眼解决相对后进嘎查村干部后继乏人问题,加强嘎查村级后备干部队伍建设,以返乡知识青年、致富能手、农牧民合作组织负责人等为主体,采取“三推两考两公示一定岗”(三推,即本人自荐、群众推荐、组织推荐;两考,即苏木乡镇党委组织统一考试、考核;两公示,即选拔条件公示、选拔结果公示;一定岗,即对选定的嘎查村后备干部定岗培养)的方法,培养嘎查村级后备干部57人,并设立生态管护、矛盾纠纷调处、政策法规宣传、嘎查村党支部书记和村委会主任助理等8大类岗位,对其实行跟踪培养、动态管理。三是实施“先锋”工程。加强党员队伍建设,全面推行发展党员推优制、票决制、公示制、责任追究制等四项制度,保证了发展党员的质量,优化了党员队伍结构。在教育管理上,建立了以“三会一课”为基础,以现代化远程教育为平台,以党校教育和基地实践为主体的“思想政治+现代知识+实用技能”三位一体的教育培训架构。
以规范化建设为抓手,解决“无章理事”问题
针对相对后进嘎查村民主管理混乱这一问题,进一步丰富和完善“一套办法、二制考核、三务公开、四会议事、五权治理”的五位一体民主管理模式。在强化领导权上,出台了《克旗嘎查村级组织规范化管理办法(试行)》,明确了嘎查村“两委”工作责任,理顺嘎查村“两委”及“两委”与嘎查村民组织的关系,形成以嘎查村党支部为核心,“两委”班子相互配合、相互协调、相互促动的工作局面。在保障决策权上,实行嘎查村党支部会议提议、嘎查村“两委”联席会议商议、党员大会审议、嘎查村民代表会议或嘎查村民大会决议的“四会议事”工作法,以确保嘎查村级事务决策的科学性和民主性。在落实执行权上,结合市委在全市推广的“契约化”管理经验,以合同、协议等形式,明确办事主体双方责任、权利和义务,做到责任明晰、执行有据,以解决嘎查村级事务执行难的问题。在完善监督权上,推广我旗宇宙地镇组建村级事务监督委员会的经验,由不是嘎查村“两委”成员及其直系亲属的农牧民组成嘎查村级事务监督委员会,以解决嘎查村级事务监督难的问题。
以发展集体经济为核心,解决“无钱办事”问题
我们始终将发展相对后进嘎查村经济、带领群众脱贫致富作为整顿工作的重点,一方面充分发挥帮扶单位和驻村工作队的帮扶作用,整合政策、资金、人才、技术、信息、项目等资源,注入外力,推动后进嘎查村经济发展;另一方面积极探索符合实际的致富路子,注重由救助式帮扶向开发式帮扶转变,找准后进嘎查村的发展优势,选准经济发展的突破口,制定相对后进嘎查村兴村富民中长期发展规划13个。截止目前,共落实包括活动场所建设、农牧业基础设施建设、人畜饮水工程、嘎查村公路建设等8大类项目42项,落实帮扶资金1710万元。
以活动场所建设为重点,解决“无场议事”问题
抓住第二轮嘎查村级活动场所建设的有利契机,本着优先考虑相对后进嘎查村的原则,按照“立足实际、注重实用、设计美观、适度超前”的要求,解决相对后进嘎查村活动场所空白和危旧狭小等问题。一是抓建设。为切实解决部分嘎查村无活动场所和活动场所危旧狭小的问题,共争取嘎查村级活动场所19处,总建筑面积1710平方米,项目建设资金163万元,其中旗级配套资金20万元,现已完成9处,其余10处正在建设中,预计9月末完工交付使用。项目的实施,将实现嘎查村活动场所全覆盖。二是抓管理。制定了《嘎查村级组织活动场所管理办法》,依法明确活动场所的产权和使用权,活动场所及其设备设施的使用权归嘎查村集体,统一由财政或国有房产部门依法登记、监管,未经同意,活动场所及其设施设备不得出售、出租、抵押。三是抓使用。积极拓展嘎查村级组织活动场所的综合服务功能,充分发挥活动场所党员活动中心、党员培训中心、村民议事中心、文化娱乐中心、便民服务中心“五个中心”的作用。(孙晓飞)
[上一篇] 内蒙古乌审旗“三措”推动社会矛盾化解实现“三变”
[下一篇] 陈际瓦:深化创先争优活动 推动城乡统筹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