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从击落无人机到抓捕间谍,美国与伊朗的关系虽还未到刺刀见红的地步,但双方“暗战”却有日益转向“明战”的迹象。 详细>>

  2011年12月8日,伊朗军方通过国内数家电视台播出了伊朗击落美国无人侦察机的画面。
  2011年12月29日,美航母对霍尔木兹海峡进行了“常规”穿越。
  伊朗与美以上演“步步惊心”
  近来,伊朗与美国以及以色列似乎正上演“步步惊心”。西方国家怀疑,伊朗正试图获得制造核武器的能力。以色列和美国表示,若外交手段无法说服伊朗政府停止其核项目,不排除对伊朗进行军事行动的可能。美国及以色列最近试图通过多种管道加以制止,其中包括制裁、战争恐吓,甚至采用秘密手段等。
    2011年10月,美国宣布挫败伊朗人暗杀沙特驻美大使的阴谋;国际原子能机构发布伊朗核计划可能涉及军事用途的报告;伊朗还出现民众冲击英国使馆的事件。而美国无人机12月4日折戟伊朗,让美国担忧尖端隐形机技术落到伊朗手中。伊朗伊斯兰议会议长拉里贾尼15日说,美国必须正式对自己在伊朗边境进行间谍活动的原因作出回应。伊朗革命卫队高级指挥官贾拉里12月中旬称,若形势紧迫,伊朗将考虑转移其铀浓缩工厂至更安全的地方。[详细]

 

 

 

  随着世界大国和新兴国家对石油等战略资源的依赖度日益增加,霍尔木兹海峡作为波斯湾的东大门,在世界能源输出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波斯湾沿岸产油国的石油,绝大部分通过该海峡输往西欧、澳大利亚、日本和美国等地。这些产油国包括伊拉克、伊朗、科威特、卡塔尔、阿拉伯联合酋长国、巴林和沙特阿拉伯,他们共同担负着西方石油消费国60%的供应量。因此,它被西方国家视为“生命线”,也历来是世界军事强国企图控制的重用目标。[详细]

 

 

   在分割欧亚大陆,各个击破的战略意图下,美国“征服”世界的路线图和时间表是很清晰的,有专家推测伊朗战争或在2012年打响。 详细>>

  伊朗海军试射了数款国产防空及岸舰导弹,并声称伊朗有能力封锁霍尔木茨海峡。

 

 

 

  伊朗武装力量主要由正规军和革命卫队组成。正规军分陆、海、空3个军种。革命卫队由地面部队、海上部队、陆战队和航空部队组成。伊斯兰革命卫队是伊朗伊斯兰共和国武装力量中一个特殊兵种,它独立于军队之外,与伊朗军队同属正规军事力量。但革命卫队与军队产生的背景不同,“血缘”也不一样。 伊朗军队的前身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俄国沙皇政府组建的一支由伊朗人组成的哥萨克骑兵师,后来才逐步发展成为服从国王巴列维的一支武装力量。而革命卫队则是在伊斯兰革命中诞生的。[详细]

 

  2007年以来,美国与伊朗的关系,一直是国际战略格局中重中之重的关注点。这两个一度“如胶似漆”的国家,何以剑拔弩张?详细>>

  1978-1979年爆发的伊朗伊斯兰革命,震惊了全世界,美伊自此敌对。
  
  1988年,一艘伊朗军舰在战斗中遭受美军轰击后冒出浓烟。
  弥漫在美伊关系前的历史迷雾
  疑惑,永远是认知的开始。
  伊朗近现代史中,充斥着一系列问号,而它们的指向都是美国。二战期间,伊朗是为英国、苏联所控制,何以在二战后迅速倒向美国?而向来自诩“民主卫士”的美国,又何以长期全力支持专制的巴列维王朝?
  伊朗古称“波斯”,是个有5000年历史和文化的文明古国。因地处欧亚非三大洲的连接处,自古便为兵家必争之地。亚历山大的远征军、成吉思汗之孙——旭烈兀的蒙古铁骑,都曾踏遍这片土地。近代,沙皇俄国与英国又对波斯相争不下,双方各划势力范围后,勉强维持了一个半封建、半殖民地性质的政权。进入20世纪后,当地发现了世界罕见的大油田,更引来列强的觊觎。[详细]

 

 

 

1、1979年伊朗伊斯兰革命胜利后,美伊两国关系恶化。同年11月,激进的伊朗学生占领美国驻伊朗使馆,扣留数十名美国人质达444天。
2、1980年,美国政府宣布同伊朗断交。
3、2001年“9·11”事件后,美国对伊政策日趋强硬。布什政府把伊朗列入“邪恶轴心”,并把其看作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及宗教极端思想扩散的重要源头。

 

 

  世界各国一直以来高度关注:一是美国等国到底会不会对伊朗发起军事行动?二是伊朗为什么如此“胆大”,如果发生战争它有多大的胜算? 详细>>

  2011年4月18日,伊朗建军节阅兵活动在德黑兰举行。阅兵式上,伊朗军队精锐尽出。
  
  2011年2月22日,两艘伊朗军舰自1979年伊朗伊斯兰革命以来首次驶经苏伊士运河。
  以色列或打头阵“空袭”
  对美国来说,一场有限度的“突袭”不能完全满足其战略需求,所以,很有可能以色列打头阵“空袭”,美英则可以做第二波大规模军事进入,并改变伊朗政权。从伊拉克、科威特、波斯湾、土耳其到阿富汗,事实上美国早就做好了包围伊朗的部署,缺的只是发动打击的借口。美国打伊拉克时凭的是事后不靠谱的“中情局的确凿情报”,国际法上有漏洞,如果这次凭国际原子能机构“确凿的报告”,理由似乎更加“充分”。[详细]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