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过一天,就是2017年了。伴随着新年的晨光,走过67年的光明日报将以崭新的面貌与您见面。
在过去的岁月中,曾陪伴我们走过万水千山的老朋友,也许已经学会了从“两微一端”重新“打开”光明日报;从近期才刚刚开始订阅报纸的新朋友,也许正在感受带油墨香的阅读意味着什么。而我们,没有一天不在思索着这份报纸的未来:她要呈现怎样的人文景观,她本身是不是也应成为大时代的思想文化景观?
今年8月1日,本报全面启动了版式风格的整体改革;近期,我们正在推进新闻内容生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我们力图通过这些改革,向读者呈现我们对这张中国思想文化大报未来面貌的构想。在2017年报纸的版面布局上,我们重新审视了新闻版和专刊副刊的思想文化含量,将集中体现思想文化特色的新闻板块和专刊副刊,设计为“四横五纵”的每周版面框架结构——“四横”是指原来的两个《光明文化周末》周刊和新创的《文史哲周刊》《国际教科文周刊》四个每周横向集中刊出的大周刊;“五纵”是指评论版、深度新闻版、理论类专刊、文化类专刊、副刊每天覆盖的纵向刊发序列。思想总会有脉络,价值总是有归宿,形成大文化、大教育、大科技的报道格局和版面生态,就是我们的方向。
我们将把评论版扩展为从周一到周日刊发,实现评论观点每天全覆盖。同时,以融媒体的方式设计评论的生产流程,理顺新媒体与纸媒不同的采编周期,形成对新闻的持续关注、对观点的动态深化。在一个多甲子的历史中,光明日报一直以观点、思想、理论为特色,与其说今天新闻生产的即时化、大众化正在消解纸媒生存的基础,我们更相信,这恰恰凸显了有观点的报纸才有存在的意义。
我们将把深度新闻版《大视野》更名为《光明视野》,在原有深度报道的基础上提升格局,大量推出人文领域的调查性、研究性报道。今天,当原创内容已经是稀缺资源、当新闻标准正在变得动摇不定,一直秉持新闻伦理的传统媒体也许最有责任反身向后,做“潮流”的“逆行者”:挖掘新闻,而不是包装新闻;设置议题,而不是贩卖消息;寻找报道的思想落点,而不是呈现信息碎片;引发有质量的公共对话,而不是消费大众情绪。
我们将把原有的《人物》周刊更名、改造为《光明学人》副刊,并将刊发节奏扩展为每周两期。新的《光明学人》不但继承了原《人物》周刊对中国杰出知识分子的关注,更将大幅增加其学术思想、学术成就的系统评介,以“人”显“学”、以“学”立“人”。那些金声玉振的学者大家,是社会历史的刻度、人文精神的觇标,60多年的办报历史告诉我们:关注他们,就是在关注中国的教育、科技与文化,就是在呵护民族的创新力量与文化精神,就是在发出社会发展的振铎之声。
我们将深耕理论领域,新创由《文学遗产》《史学》《哲学》组成的“文史哲周刊”。创办于1953年的《史学》版,亲历了半个多世纪的中国当代史,至今仍是全国性报纸中唯一一家史学专刊;创办于1954年的《哲学》专刊,曾在真理标准讨论中发挥了先锋作用,曾留下冯友兰、张岱年、任继愈等一大批哲学大家的风采,2017年将复刊。在一个变革的时代,小到一张报纸,大至一个民族,都必须学习把握继承与创新的辩证法:传统只有在动态的革新中才能获得恒久的生命力,而真正的创新都是对传统的深化与拓展。
什么是新闻?什么是报纸?什么是媒体的角色和功能?在今天的传播格局中,这些都在被重新定义,而媒体则被用“新”和“传统”加以区分。实际上,从来没有一个媒体仅仅是一张纸,或一个电视信号发射塔。每一个媒体的核心精神,都要伴随数字技术的发展,与新的媒介联姻,实现全媒体阵容下的再生。近年来,光明日报不断推出新的融媒体产品,并正在形成“一体策划,多手段采集”“一个标准,多形态制作”“一个品牌,多元化传播”的采编机制,但这并不妨碍我们始终抱持着这样的信念:是否有准确、深刻、客观的新闻标准,是否有讨论严肃公共议题的能力,是否能担当起知识传播和价值传导的角色,是否能与社会发展大势同向而行,是否能始终怀着铺石以开大道的人文精神,才是一个媒体名称背后隐藏的意义,才是判断媒体未来的标准。
一张纸可能朽烂,报纸精神却始终不朽。敬爱的读者,新年送到您身边的光明日报是带着默契的邀约:我们曾共同经历了一次次春秋轮转,也将继续见证未来的大浪淘沙。
北京·光明日报社
2016年12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