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表委员履职记 更多»

全国政协委员金花:在扎实深入调研中了解社情民意

过去一年,全国政协委员、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局长金花步履不停,在调研中了解社情民意,聚焦民生之需、民生之重,在实现“提案关心民生,人民关注提案”上下功夫。

全国人大代表田代琳:为“出精品,出人才”架桥铺路

履职这一年,田代琳深入广西基层调研文化发展现状,收集文艺工作者和群众的意见,包括推动地方文艺创作扶持政策、加强基层文化设施建设、优化文艺工作者的权益保障等,所参与的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议案被自治区党委、政府积极采纳,并得到落实。

全国政协委员蔡秀军:让“实验室里的创新”转变为“病房里的疗效”

过去的一年,第十四届全国政协常委、民进中央常委、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院长蔡秀军步履不停,围绕“完善科技创新体系,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主题,他先后走进省内外高校、科研院所、重点实验室、省级医院等单位展开调研。

全国人大代表张胜林:以创新之力 架科技高桥

夜幕低垂,驾车穿行在贵州兴义环城高速公路的隧道中,柔和光线如点点星光洒下,为隧道披上一层温暖的光纱,照亮往来的车辆。

记者手记 更多»

用双脚丈量出履职的厚度

在采访中,金花不时提到一句话:“多听老百姓的心里话,多算老百姓的生活账,多解老百姓的烦心事、揪心事。”

持续擦亮“文学桂军”品牌

2023年8月,田代琳创作的长篇小说《回响》获得第十一届茅盾文学奖,填补了广西作家在中国最重要文学奖项上的空白,使广西文学实现历史性突破。

切中痛点为民履职

作为一名临床科学家,蔡秀军将严谨的医疗思维融入日常,始终以“找准病灶、剖析病因、开出良方”的态度对待参政议政工作,让人感受到他作为政协委员的履职热情和专业精神。

立足调研提建议

贵州的崇山峻岭间,一座座世界级桥梁凌空飞架,天堑变通途。在这些奇迹的背后,总能看到张胜林这位巾帼英雄的身影。

 

媒体聚焦 更多»

杨晓静代表:让群众在家门口享受优质医疗服务

既是山西白求恩医院(山西医学科学院)重症医学科副主任,又是全国人大代表,双重身份的杨晓静这几天格外忙碌。针对这些问题,结合基层实际,杨晓静分别提出做强县级龙头、做实县乡一体与乡村一体、筑牢基层网底、加强“三医联动”、优化基层用药管理等建议。

杜海峰委员:为少年儿童健康成长奔与走

2024年全国两会,杜海峰委员提交的关于重视西部县域青少年心理健康、促进西部数字乡村建设等提案,均得到了相关部委的办理与回复。“用履职脚步回应民生关切”,杜海峰说,深入田间地头,才能触摸到土地的温度,才能更好地为民生建言、为发展献策。

徐冠巨代表:为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鼓与呼

“推动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不仅需要科技赋能,还要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让企业家心无旁骛创新创造,踏踏实实办好企业。”徐冠巨说,未来他将持续为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建言献策,提出更多让民营企业坚定发展信心、激发创新活力的建议。

代表委员履职故事丨全国政协委员韦军:让体育发展成果更好惠及百姓

近日,全国政协委员、广西体育高等专科学校审计与质量管理处处长韦军来到南宁市西乡塘区衡阳街道南铁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走访,细心询问卫生服务中心就医群众的健身需求,详细了解社区对病患运动指导的流程。

代表委员履职故事丨全国人大代表张义民:用“泥土味”建议助力民生幸福

对此,交通运输部商住房城乡建设部、文化和旅游部后书面答复张义民,将持续推进相关工作,更好满足老年群体休闲旅游需求。今年,张义民调研的脚步依然忙碌,准备在全国人代会上提交的建议依然带着浓浓的“泥土味”。

代表委员履职故事丨全国人大代表方北松:文物保护工作是文脉传承的“基石”

简牍,尤其是饱水简牍修护,一度是世界性考古难题。国内简牍修复领域实力最强的湖北荆州文物保护中心,近年来累计完成13万多枚竹木简牍的脱水工作,饱水简牍修复量占全国90%以上。

卓长立代表:服务“一老一小” 提升人民群众幸福感

春节假期刚过,卓长立便来到济南的二孩妈妈王苗苗家中走访,了解家政服务情况。

张敏委员——多走几步 多问几句

  2月,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的橡胶林正值停割期,但全国政协委员张敏依然在围着橡胶忙碌。

邓乾春代表——心系餐桌 科技兴农

在湖北武汉中油康尼科技有限公司中试车间,伴随着机器的轰鸣声,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副所长邓乾春正在和一线科研人员进行交流。

微博热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