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
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当00后小陈(化名)与小事(化名)在青海某医院同时挽起衣袖,青海省非血缘造血干细胞捐献正式突破百例大关。这两位阳光开朗的年轻人用热血为生命续航,让“00后”的青春印记刻在公益丰碑之上。

第100例小陈:跨越恐惧的生命约定
在事业编考试的紧张备考中,志愿者小陈接到造血干细胞配型成功的消息。这个从小看见针头就会手心冒汗、心跳加速的年轻人,没有丝毫迟疑,全身心投入捐献准备。每天清晨,他在背诵面试题目的间隙研究捐献注意事项;深夜,台灯下的复习资料旁总放着医生叮嘱的饮食清单。
当血细胞分离机开始转动的那一刻,曾经的恐惧化作拯救生命的坚定——于他而言,这不仅是克服心理障碍的胜利,更是用另一种方式,在人生的考场上交出了一份闪耀着人性光辉的答卷。
他还特意给患者准备了一串亲手挑选的菩提手串,他希望这串菩提能给对方带去平安和力量。他还将自己喜欢一句话写在了给患者的回信中:“生命就像一场不知终点的旅行,重要的不是走了多远,而是沿途的风景和同行的伙伴”。他表示自己很荣幸能成为患者生命旅途上一个特别的同行者,愿患者早日康复。
第101例小事:急难当前的大爱抉择
与小陈同天捐献的小事,他的公益初心源于单位的一场三献宣传活动。“工作人员说‘捐献者的一个决定,可能是患者全家的唯一希望’,这句话我记到现在。”
采集当天,他还为患儿准备他儿时最喜欢的玩具作为礼物,鼓励患儿对抗病魔。在回信中他写道:“我想和你做一个生命的约定,请你一定要健健康康、快快乐乐地长大,去探索这个其妙的世界,去实现你心中那些闪闪发光的梦想。等你长大了,成为了一个了不起的大人,如果有一天你有能力,也请记得用你的方式把这份来自陌生人的善意和生命的希望传递下去,这将会是我收到最珍贵的‘回礼’”。
造血干细胞采集现场,气氛庄重而温暖。青海省的首例捐献者莉莉专程从千里之外赶来现场,对正在采集造血干细胞的两位志愿者暖心真诚地说道:“你们正在做的,是无比伟大的事。我切身感受过等待匹配和决定捐献时的忐忑,可如果捐献成功,就是给另一个家庭送去了重生的希望 ,你们很棒,要加油!”随后,莉莉缓缓展开手中的感谢信,代远方患者读了起来,当说道:“您的大爱不仅救了我的父亲,也教会了我什么是人间至善。今后无论何时,只要想起世界上有您这样的人存在,我们就对生活充满感恩。”采集室里响起热烈掌声,大家眼中满是对生命传递的敬意与感动。
从2005年中华骨髓库青海分库建库以来,青海省管理中心不断优化服务流程,加强宣传力度,目前库容已达3.16万人份,实现造血干细胞捐献从0到突破百例。青海用21年时间让生命接力跑成燎原之势。当小陈、小事这样的00后从“公益宣传受众”成长为“生命救援主角”,这场跨越年龄的爱心传递正印证:年轻肩膀不仅能扛起时代的责任,更能托起他人的生命重量。(周晨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