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
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近日,中国物品编码中心(以下简称“编码中心”)在江西省赣州市举办了重点工业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公益培训会。编码中心本年度已开展9场公益培训,总人数达4000余人。
重点工业品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为守住重点工业产品质量安全底线,2024年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布了《关于推进重点工业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的实施意见》,要求“建立健全重点工业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形成来源可查、去向可追、责任可究的质量安全追溯链条”“以统一的追溯码为载体,构建生产单位‘源头赋码’,各销售单位、消费者‘识码用码’的‘一码贯通’机制”。编码中心积极贯彻落实市场监管总局要求,以物品编码为依托,全力支持中国食品(产品)安全追溯平台建设,并在全国范围内积极开展重点工业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公益培训。
该平台基于全球统一编码标识系统(GS1)搭建,设置了生产、经营、监管三端入口。平台要求生产企业上传产品规格、检测报告等关键数据,并依据 “一品一码”“一批一码”“一物一码” 原则对产品进行赋码。在经营端,销售单位通过扫码更新产品流向信息。监管端则可实时调取产品从原料到终端的全链条数据。自 2024 年底启动建设以来,该平台已完成与全国统一行业追溯系统的对接,并为电线电缆、燃气器具、电动自行车等重点工业产品建立了全生命周期档案。
为进一步推动重点工业品质量安全追溯工作的开展,2025年编码中心积极联合各地监管部门举办了多场公益培训,吸引了各级市场监管部门、行业协会代表及重点工业产品生产销售单位的4000余名骨干参加,实现了跨地域、多层级的培训覆盖,有力地推动了相关政策和技术方案的落地。
以GS1编码为抓手,编码中心通过支持平台建设和开展宣贯培训,全力支撑重点工业品质量安全追溯工作,助力我国重点工业产品实现质量安全的全面提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