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
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本期视点】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肝胆外科】
本期嘉宾: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肝胆外科主任、主任医师 汪国营
1991年,我院成功开展了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三十多年过去,当初的星星之火已成燎原之势,肝胆外科已成长为我国华南地区诊疗手段齐全、技术力量雄厚、专科特色明显的肝胆胰脾外科疾病诊治中心。
目前,我们科室拥有3个病区,开放床位135张,无论临床规模还是手术例数,均位居全省前列。经过三十余年的沉淀与开拓,我们形成了以“胆道微创手术、肝癌综合治疗、肝脏移植技术”为核心的三大专业特色与优势。
科室依托多个国家级与省部级医教研平台,包括卫生部首批内镜诊疗技术培训中心、全国首个硬质胆道镜临床应用培训中心,并作为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肝胆胰外科专业委员会肝胆管结石微创治疗研究组的牵头单位,持续推动学科发展。
在胆道微创技术领域,我们的前辈、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刘衍民教授,早年创新性地借鉴经皮肾镜取石技术,将其应用于肝内胆管结石的治疗,疗效显著。经过不断优化与推广,这项技术已成为科室的标志性优势。我们不仅是限制性医疗技术——普通外科内镜技术的培训基地,更出版了国内硬质胆道镜领域的唯一专著,并牵头制定了我国首部《肝胆管结石病经皮经肝取石手术应用指南》。
我们团队重视技术的传承与推广。自1992年举办首期培训班,到1994年成立广州市腹腔镜手术培训中心,再到2007年成为卫生部首批内镜诊疗技术培训基地,我们从未停下脚步。迄今,国家级继续教育项目“硬质胆道镜临床应用高级培训班”已成功举办17期,为全国培养了600余名专业人才。如今,我们的硬质胆道镜技术享誉全国,吸引了众多患有复杂肝内外胆管结石、胆肠吻合口狭窄等疑难病症的患者前来就医。
在肝癌综合诊治和微创手术方面,我们成立了肝胆肿瘤中心,打造一体化全链条的肝胆肿瘤治疗体系,不断提升专业内涵与服务质量,全面覆盖肝切除术、肝脏移植、局部消融、介入治疗、放射治疗及靶向免疫治疗等指南推荐的所有肝癌治疗手段。
在此基础上,我们总结提炼出“三精准”诊疗策略:首先,治疗方案精准。依托多学科团队协作诊疗(MDT)模式,为患者制定更合理、更科学、更规范且更高效的治疗方案;其次,治疗技术精准。开展精准肝切除、精准消融、精准放疗及个体化设计的肝脏移植手术,并借助肿瘤精准定位、三维重建、全息投影、荧光腹腔镜等前沿技术实现精准治疗;再有,治疗药物精准。包括运用基因检测、预测模型等手段。
我们早在2000年就开展了肿瘤消融治疗,现为普通外科肿瘤消融技术培训基地。在硬件上,我们拥有3D腹腔镜、荧光腹腔镜、手术机器人等先进设备,并致力于为每位年轻医生提供成长平台,通过外派进修、现场指导和手术复盘等多种方式,帮助他们发挥特长。
在肝脏移植方面,我们是广州市属医院中唯一拥有国家卫健委肝脏移植资质的科室。自2004年开展首例手术以来,手术成功率及患者中长期疗效均位居全国先进行列。
我们采取个体化精准手术策略,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创新采用经典原位精准背驮式、腔静脉修整改良背驮式,以及腔静脉侧侧吻合改良背驮式等多种术式,以降低手术风险及术后肾功能不全的发生率。通过优化手术流程,如常规采用反L型切口,多数患者术中无需输血,手术时间控制在4-6小时,无肝期缩短至40-50分钟。术后,患者通常在ICU监护1到3天即可转回普通隔离病房。
通过规范且个体化的免疫抑制策略,我们有效降低排斥反应和严重感染的发生率。我们开展的广州地区特色临床技术项目,取得了良好疗效,也提升了社会影响力。
对于肝移植患者的长期随访与管理,我们通过病区定期宣教、举办肝移植“肝友会”、随访护士主动联系、公众号科普等多种措施,全方位保障病友的生活质量与长期生存率,切实提升他们的中长期预后。
出品单位
光明网卫生频道
联合出品
医左医右
主创团队
出品人:李丹
联合出品人:周磊
制片人:李丹 何雨霏
监制:任波
编辑:李丹 牟舒琳
剪辑:何佳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