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2025年9月29日,为期五天的2025北京动画周在北京展览馆圆满落下帷幕。本次活动由北京市人民政府指导,北京市广电局、北京市西城区委区政府联合主办。活动以“动画+在一起更精彩”为主题,打造了一场覆盖全城、全民参与的“破次元”动画文化盛宴。
在闭幕仪式上,北京市广电局党组成员、副局长、一级巡视员张苏致辞并发布了本届动画周取得的成果。截止于9月28日晚间,数据显示,活动共 吸引线下观众3.5万余人次,线上各平台直播观看人数突破7500万,全网相关信息7230条,全平台阅读量达27.93亿次,269家媒体发布相关新闻1685条,传播覆盖138个媒体平台。
张苏同志用三个“高地”总结了本届动画周的突出成果:一是筑文化高地,中国故事“源远流长”根脉深。动画周深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沃土,“中国动画FUN”主题展集结腾讯、央视动漫等64家头部企业,打造具有中华文化神韵的动画展位。全国高校动画专业优秀毕业作品展联动28所顶尖院校,以“新光未来帧”为主题培育“中国动画学派”新生力量。创投活动征集298个优质项目纳入动画精品种子库, 线下组织各种形式优秀动画电影放映破百场,线上推动101部动画精品开启3个月免费展播, 覆盖人群超4.58亿。
二是攀创新高地,人才培育“百川汇流”动能足。“48小时AIGC原创动画挑战赛”以北京地域文化为命题,打造行业首档AIGC动画创作真人秀。IP形象征集收到110余份投稿,青少年赛道收到五百余幅作品,18幅作品入围。
三是拓融合高地,动画产业“破界出圈”气象新。动画周推动动画与文旅、金融、科技跨界联动,构建 “创作—转化—消费”闭环生态。动漫IP交易1v1洽谈会促成14个合作意向,签约金额突破1.11亿元。“北京动画周PASS卡”联动多个核心商圈,打造“动画+消费”新场景,其中,西城全域商圈联动 消费近1亿元。与中国网球公开赛、WTT赛事实现“票根联动”,跨界联动泰康美术馆展览,观众凭北京动画周预约凭证,可享门票专属优惠,实现 “动画+赛事展览”的双向引流;“金秋市集”集结全聚德等老字号品牌,充分带动现场消费。初步统计,本届动画周带动现场及线上消费超1500万元。真正实现“文化引流、商业增收、旅游提质”的良性循环,体现了动画周链接产业、服务大众的品牌价值,彰显了“动漫+”的综合效益。
闭幕式上,本届动画周的多项荣誉与产业成果集中发布。在项目创投方面,评选出《栗仔一家亲》《山神的新娘》等10个“优秀项目”,以及《铁血苍穹》《毛毛镇音乐森林的奇妙日常》等10个“创投推优项目”。
在技术前沿探索中,“48小时AIGC原创动画挑战赛”共表彰15支团队,其中“元界”团队凭借《名字总会被忘掉的屋脊兽》荣获“全场最佳AI超级创作者”。
在IP培育与创意展示层面,官方IP形象征集活动除收到青少年赛道五百余幅作品外,专业赛道更涌现出《龙脉双子》《燕先生》《京灵》《NOMO》四组代表性作品。孙立军老师创作的“瞌睡猫”与VV猫团队融合北京地域文化的文创产品,成为深受喜爱的“显眼包”。“新光·未来帧”全国高校动画专业优秀毕业作品展在现场进行了高校创意短片集中展映,对200余部青春创意进行巡礼,彰显了动画新生代的活力。此外,阅文集团、奥飞娱乐、中国动漫集团、央视动漫集团等26家单位获评“优秀合作伙伴”。
闭幕式上,多项战略合作签约仪式相继举行。其中,西城区委宣传部与北京展览馆签署《关于建立长期合作伙伴关系、深化多维合作的框架协议》,为未来北京动画周的举办、动画产业的落地发展提供了更坚实的保障;支付宝(杭州)数字服务技术有限公司、北京拉近众博科技有限公司与北京天桥盛世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就“西城PASS”数字化平台签署战略合作;中国动漫集团与《我是不白吃》、《蓝猫》、浙江文交易所等多家品牌及机构达成多项合作。各项签约内容覆盖文商旅体融合、IP开发、科技赋能等多个维度,进一步拓展动画产业的边界与可能性。
为进一步推动儿童动画事业的发展,“北京动漫儿童舞台剧演艺联盟”在动画周现场正式成立。联盟由北京广播电视台卡酷少儿卫视、北京天桥盛世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中国木偶艺术剧院、中国美术家协会漫画艺委会等机构共同发起。成立仪式别具匠心,以充满童趣的人偶互动表演预热,并通过能量柱启动、代表一句话祝福等环节,生动展现了从荧幕到舞台的跨界融合,为儿童文化内容创新开启了全新篇章。
2025北京动画周虽已落下帷幕,但中国动画产业的征程永远在路上。北京动画周就像一座桥梁,连接着过去与未来、创意与市场、中国与世界。正如张苏在致辞中表示, 下一步,要以文铸魂,执笔描绘时代气象。坚守中华文化立场,从新时代的火热实践中汲取灵感,创作更多蕴含中国精神、北京特色的动画精品,用多彩画卷讲好中国故事。 要向新而行,以科技赋能创作革命。积极拥抱人工智能等颠覆性技术,推动其在创作、制作、传播各环节的应用,催生新业态、新模式,以新质生产力引领动画产业迈向更高能级。 要面向未来,开放共建产业生态。坚持全球视野,深化国际交流,推动中国动画更自信地“走出去”;同时持续深化“动画+”融合,贯通产业链、人才链、创新链,构建立体产业生态,让动画在赋能美好生活中焕发更大光彩。